爸爸妈妈有所不知 儿童睡觉出汗不是病

时间:2017-04-14    作者:小鑫

  小孩睡觉出汗,父母们以为他是不是生病了?其实儿童睡觉出汗不是病。儿童时期由于代谢旺盛、活泼好动,体内产热较多,出汗也较多,借此散发体内的热度。一般多属于生理性出汗。

儿童睡觉出汗不是病

儿童睡觉出汗不是病

儿童睡觉出汗不是病

  常有家长询问:“孩子睡觉时老爱出汗,是不是生病了?”其实小儿新陈代谢较成人旺盛,出汗多是正常现象,如果孩子没有烦躁、哭闹的现象,家长不用着急,更不能给孩子随意补钙或用药。

  小儿生长发育迅速,所产生的热量及代谢产物也相对较多。同时,小儿植物神经发育不健全,在入睡时,主管汗腺的交感神经会因失去大脑的控制而一时兴奋,出现多汗现象,这完全是正常的。另外,一些家长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决定小儿的最佳环境温度,喜欢给孩子多盖被。有些家长一看到孩子出很多汗,就担心孩子患了佝偻病。

  对此,专家表示,出汗多并不一定就是佝偻病的特有表现,家长不必惊慌失措。但如果孩子平素身体虚弱,夜间入睡时大汗淋漓,甚至整夜出汗不止,且伴有烦躁、哭闹、消瘦等症状,则属于病理性多汗,可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

儿童睡觉出汗的推荐食疗方

  1、取山药材10克,百合6克,莲子6克,大米适量,煮粥食用即可。

  2、取山药15克,板栗20克,大枣5克,瘦猪肉50克,炖汤调味后,喝汤,吃栗子,大枣与猪肉。每日一次,连服15日。

  3、取小麦12克,莲子6克,大红枣6克,桂圆肉6克,甘草3克,水煎,喝汤,吃枣与桂圆肉。

  4、取百合15克,银耳10克,小麦仁15克,雪梨2片,加水适量,用文火炖烂后,吃梨,喝汤,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5、取沙参4克,黄精6克,麦冬3克,小麦仁10克,雪梨2片,加水适量共炖15分钟,吃梨喝汤。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儿童睡觉出汗不是病

儿童睡觉出汗不是病

儿童睡觉出汗的原因

  1、正常的生理现象。由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健全,支配汗腺分泌的交感神经在睡眠时仍处于兴奋状态,造成出汗较多。这种情况多见于3—7岁的孩子,一般出汗发生在入睡后即开始,经2—3小时慢慢停止。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功能的完善,由这种原因引起的夜间多汗现象会逐渐消失。

  2、佝偻病引起的病理性多汗。这类患儿除多汗外,还表现出烦躁易怒、睡眠不安、易惊醒等,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囱门大、鸡胸,甚至O型或X型腿等。

  3、由活动性结核病引起。这类患儿除夜间多汗外,还常伴有较明显的结核中毒症状,如潮热、盗汗、明显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

  因此,对夜间多汗应先去医院检查,明确是病理性的还是生理性的。若是生理性多汗,可不必治疗,倘若出汗过多,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睡觉前一小时内应避免过度兴奋和剧烈的运动。

  一般针对孩子的情况是选择中医来辨证治疗,药方主要有杏仁、白蔻仁、厚朴、半夏、竹叶、通花,黄芩,还可以用知柏地黄丸,肾气丸、右归丸来温脾胃,适当按摩足三里。

  民间总结出了大量药食两用的止汗方。如用太子参8—10克,红枣6颗,加一大碗水煮开后小火煎10分钟,稍微当茶喝,每天一次;挑未成熟的干果名碧桃干,有止盗汗、虚汗的功效。

  根据中医“虚则补之”的法则,精选煅牡蛎、黄芪、浮小麦、糯稻根、大枣等诸味药材科学组方和配伍,达到益气养阴、固表止汗的目的,尤其对气虚或气阴两虚引起的自汗、盗汗效果显著。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该药在止汗的同时还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补钙、调节植物神经的功能。

  上述内容就是关于儿童睡觉出汗不是病的相关介绍,爸爸妈妈们都了解了吧。为了可以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一起来关注我们网站吧。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