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捏脊能治病 教你几个小技巧

时间:2017-05-10    作者:小鑫

  有许多捏脊对改善儿童的健康有所帮助,例如儿童可以提高免疫力,对于一些怪癖,如儿童胆小,爱哭,脾气暴躁也有明显的改善效果,那么为什么捏脊能治病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进入下文了解一下吧!

为什么捏脊能治病

为什么捏脊能治病

  为什么捏脊能治病

  简单地说,捏脊疗法是用双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在宝宝背部皮肤表面循序捏拿捻动的一种中医治病的方法。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整体地、双向地调节内脏活动,从而防治多种疾病。

  人体背部的正中为督脉,督脉的两侧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督脉和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捏脊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达到调整脏腑的作用。捏脊的穴位是指“夹脊”穴,位于腰背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小儿捏脊的技巧

  1、捏脊的部位为脊背的正中线,从尾骨部起至第七颈椎。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如头面部症状明显(目红赤、痒涩羞明、鼻腔红赤、牙齿松动、牙龈溃烂、面黄肌瘦、唇红烦渴、面红烦急、惊悸咬牙等)者,可捏至风府穴。捏拿完毕,再按肾俞穴。

  2、施术时患者的体位以俯卧位或半俯卧位为宜,务使卧平、卧正,以背部平坦松弛为目的。

  3、另外,由于颈椎部难以进行捏脊,可用一手或两手的拇指指腹推擦,以加强刺激。也可以拇指与食指对应用力,捏提项后肌肉。

  4、在捏脊的过程中,可捏住肌肉向上提,再稍稍放松,使肌肉自指间滑脱,这种做法称为“提法”。每捏3次提1次的,称为“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1次的,称为“捏五提一法”;也可单捏不提的。提起皮肤的高度应根据孩子的承受能力来决定,其中单提不捏刺激最小,“捏三提一法”所受刺激最大。

为什么捏脊能治病

为什么捏脊能治病

  5、捏脊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在相应的背部穴位上用力挟提,以加强针对性的治疗效果。

  小儿捏脊注意事项

  1、进行小儿捏脊时宝宝不能是空腹,饭后也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2小时后再进行。

  2、施术时室内温度要适中,过冷或者过热都会对宝宝产生不好的影响。

  3、体质较差的小儿每日次数不宜过多,每次时间也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

  4、在应用此法时,可配合刺四缝、开四关、药物、针刺、敷脐等疗法,以提高疗效。

  5、开始做时手法宜轻巧,以后逐渐加重,使小儿慢慢适应。

  6、捏脊疗法适于半岁以上到7岁左右的宝宝。年龄过小的宝宝皮肤娇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肤破损;年龄过大则因为背肌较厚,不易提起,穴位点按不到位而影响疗效。婴儿必须在会翻身自行俯卧时才可以给予捏脊疗法,若婴儿太小,就强行将其行俯卧位,可能造成婴儿不必要的扭伤,甚至在捏脊过程中出现窒息。

  7、宝宝有以下这些情况时不宜进行捏脊:脊拄部皮肤破损,或患有疖肿、皮肤病者,不可使用本疗法。伴有高热、心脏病或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结语:以上已经详细介绍了为什么捏脊能治病的相关介绍,如果孩子身体素质不好,试了很多药物或治疗都没有效果,你可以尝试通过捏脊治疗改善情况,希望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