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寒冬,不仅成人开始注重养生保健,很多家长也会为孩子寻找各种补法。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一些小儿推拿的机构不仅不具备资质,甚至还用劣质滑石粉来损伤孩子的皮肤。其实介质使用得当可加分,那么现在我们就了解一下。
介质使用得当可加分
介质使用得当可加分
一些保健机构使用劣质滑石粉作介质来为孩子进行推拿,这样的做法伤害的是孩子的皮肤。
专家表示,为了更好地进行推拿,由于孩子的皮肤较为娇嫩,在推拿过程中的确会使用一些介质帮助推拿更好地进行,避免手掌直接揉搓孩子的皮肤。
在临床中,推拿的介质应使用优质的滑石粉,或用一些油脂,甚至水都可以作为介质使用,也可以加入一些药物成分作介质。
这些成分的加入需要根据孩子个体的情况来选择,如果孩子属于风寒感冒发热的话,此时的推拿介质可以选择生姜汁,起到散寒的效果。如果孩子属于风热感冒时,则可以选择菊花水、薄荷水等作为介质来做推拿。
小儿推拿需注意宝宝情绪
小儿推拿中的某些手法可以起到增强孩子体质的效果。然而,孩子到底要不要做推拿,何时做推拿都是有讲究的。
专家表示,小儿推拿有很好的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中医作用。一般来说,小儿腹泻、便秘以及咳嗽、发热等呼吸系统疾病,通过推拿可以起到不错的疗效与保健作用。
不过小儿推拿并非百无禁忌。李建表示,除了要对症外,一般来说,患有较为严重的疾病、休克等情况下并不适宜进行小儿推拿;有传染病的儿童也不适宜进行推拿;推拿部位有皮肤溃疡、湿疹的儿童也不适宜进行推拿。
另外,专家建议,如果孩子有恐惧,或在推拿过程中出现哭闹情况,最好等安抚好孩子情绪后再进行推拿。
除此之外,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宜按摩。李建建议,给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声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一般来说,小儿推拿的部位可分布在全身,有疤痕的部位不宜推拿。至于推拿的频率,则可以选择一天一次,或者一天两次。
发烧不宜捏积
除了小儿推拿外,近些年捏积也备受家长们的欢迎。不过很多家长对于小儿捏积的适应证可能并不清楚。
专家介绍,捏积的手法其实也是由中医的推拿手法发展而来。有些家长在孩子发烧时,会选择为孩子捏积来治疗。对此,李建表示,发烧时,千万不能用捏积的方法来治疗,因为捏积应属于“补法”,多是针对孩子脾胃不好、厌食、积滞等情况,有实火的小儿不能使用此法。
捏脊的具体操作就是让宝宝趴在床上,露出背部,沿宝宝的脊柱捏拿,具体做法是:医者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部大椎穴,由下而上连续捏五六次为一组,捏第四次时,每捏三下须将皮肤向上方提起。此法每日做一次即可。
皮肤易过敏的小儿不宜穴位贴敷
专家表示,目前处于冬季,穴位贴敷疗法可能是更符合时令特点的儿童中医疗法。
相对来说,贴敷是较为简便的保健疗法,选取穴位不同针对的疾病也不相同。不过,皮肤易过敏的小儿则不宜贴敷,因为他们的皮肤过于娇嫩,无法耐受药物的刺激,易于产生荨麻疹等皮肤反应,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另外,与成人一样,孩子穴位贴敷也要严格对照适应证。
介质使用得当可加分
一般来说,孩子贴敷要在半小时以上才会起效,建议以两小时为上限。如果孩子皮肤特别敏感,出现烧灼感、疼痛等不适反应则须提前取下。值得提醒的是,贴敷当日如出现发热、流涕、咳嗽、腹泻等症状,也不宜贴敷。出现这种情况时,可将贴敷时间推后一次,同样有疗效。
贴敷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冷饮,应多饮水;贴敷当日不宜游泳,注意皮肤清洁。若出现水疱,待水疱消退后再洗澡。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因皮肤娇嫩,不宜贴敷;有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的患儿不宜贴敷。
此外,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现成的贴敷膏药,这类药主要作用是温经通络、化痰平喘等,作用相对平缓。所以,家长最好带孩子到医院去,请医生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来贴。
编后语:介质使用得当可加分。其实为了可以更好地进行推拿,在推拿过程中往往会使用一些介质帮助推拿,还可以避免手掌直接揉搓孩子的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