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夏季健康“七宗罪”(3)

时间:2016-03-01    作者:起跑线


  痱子

  痱子好发于颈、肘弯、腿窝、胸背和头面部,密集排列,互不融合。痱子周围稍红,有痒和灼热的感觉。如果婴儿挠抓,容易感染,引起汗管及汗腺发炎、化脓,形成痱疖,俗称痱毒,痱毒有豆子大小,大的可有葡萄大小,表面红紫色,疼痛、发烧,局部淋巴结肿大,严重的可引起败血症。

  [治疗方法]

  得了痱子,可以用马齿苋、蒲公英或者野菊花100-200克煎水,晾温后外洗,然后搽痱子粉或者痱子水。如果出现痱毒,要及时应用炉甘石洗剂,病变处用75%酒精消毒,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切忌乱挤乱捏。

  [预防方法]

  夏季要给宝宝常洗澡,并穿轻薄的棉质衣服,以便让宝宝保持皮肤干爽,减少痱子和痱毒的发生。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也称为“手口足综合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发热,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检查口腔时,可发现咽部黏膜上有多发疱疹,手足等远端部位也出现丘疹或疱疹,一般有米粒或绿豆样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红晕,无明显瘙痒感。手足口病和水痘不同。水痘皮疹以躯干为主,而手足口病的皮疹主要出现在肢端,家长应该注意判断。

  [治疗方法]

  如果没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多数一周即可痊愈。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C及抗病毒药物。如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搽消炎癣湿膏。李洁玲特别提醒,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复查。

  [预防方法]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平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在疾病高发期,加强孩子的营养,增强抵抗力。督促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和不净食物的习惯。家长还应将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及时消毒,预防病从口入。尽量避免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以防孩子与患儿亲密接触。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