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宝宝尽早开口说话 10个方法教爸妈

时间:2017-04-26    作者:小鑫

  通常来说,大部分婴儿是在11个月到14个月大的时候会说第一句话,这个时候他们的舌头和嘴唇变得灵活,大脑也开始匹配事物的名字。当然,每个小孩的学会说话的时间是不相同的,但是,婴儿出生以后,你可以鼓励他说话。那么,如何让宝宝尽早开口说话呢?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如何让宝宝尽早开口说话 10个方法教爸妈

如何让宝宝尽早开口说话

  如何让宝宝尽早开口说话

  方法1:先教宝宝手语

  爸爸、妈妈、谢谢、要、我等这些手语很重要,让宝宝先学会这些标志性手语有助更快学会说话。

  方法2:电视如果不看就不要一直开着

  电视可能是导致宝宝语言发展迟缓的背景噪音。

  方法3:把孩子最喜欢的东西做成卡片或者贴纸贴墙上

  让宝宝需要某件东西却不会表达时就可以挑出卡片或者贴纸给父母。比如床、玩具、杯子、食物等可以把它们画在硬卡纸上,然后剪下来制作成卡片,用双面胶或者小瓷片贴在冰箱上。这种方式有助于帮助那些着急说话却又说不出来的孩子与他人顺畅的交流,减少它们的沮丧感。

  方法4:多陪宝宝玩

  孩子最需要父母的陪伴,所以父母一定要每天花一定时间陪孩子玩,至少40分钟,可以分开几次玩,最好是玩同一种游戏,比如“小皮球”、“小汽车快点儿跑”等,并且用简单的语句和宝宝交流,让宝宝在玩耍中学会这些语句。

  方法5:吸管和棉花球的游戏

  给宝宝一个吸管,在桌子上或地上放一个棉花球,让宝宝通过习惯吹气,吹动棉花球滚动。通过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嘴部肌肉,帮助宝宝尽早开口说话。在做这个游戏时一定要大人陪同在侧,避免宝宝误吸棉花。

  方法6:让宝宝用吸管吃液体以外的东西

  吸管一般用来喝水、奶等液体食物。在宝宝12个月左右时可以让宝宝练习用吸管吃自制的果泥、果酱、奶昔等食物,起到锻炼嘴巴肌肉的作用。妈妈应注意准备的食物不要是大块颗粒状的,避免卡喉。

  方法7:利用简单的卡片帮忙

  利用卡片教宝宝看图识物,说出卡片上图案的物品名称,然后让宝宝重复说一遍。有些卡片会有凹凸设计,触摸的感觉良好,非常受宝宝喜爱。

如何让宝宝尽早开口说话 10个方法教爸妈

如何让宝宝尽早开口说话

  方法8:把吸管缠绕起来

  给宝宝准备一些弯曲的、形态各异的吸管,让宝宝同来喝东西。宝宝的小嘴必须花费更多立起才能用这些构造复杂的吸管喝到东西,即达到锻炼嘴部肌肉的目的又非常有趣。

  方法9:把东西放远些

  宝宝的玩具、书、食物等可以放在他们够不到的地方,这样宝宝要拿时必须通过大人的帮助才能得到。这时候就可以让宝宝通过手语表达自己的需求,直接将想要的东西指给爸爸妈妈看或者从卡片、冰箱贴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父母也可以演示给孩子看,边说边做。

  方法10:多鼓励宝宝

  把对宝宝的肯定表现出来,鼓励宝宝每一次小小的进步,让宝宝知道自己做得很棒,要继续加油。

  宝宝说话晚的影响

  幼儿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

  当小朋友在还没出生时就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并作出反应了;出生后,对语言便有了更明确的意识,一个月就会发出含糊的声音,然后慢慢发育发展,会说声母。半年后,就会说唇音了,一岁以后就可以呼唤爸爸妈妈,有时还会自言自语说一些多语言的句子。一岁半之后到两岁,会说几百个词汇了,并且慢慢地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还可以让父母看懂。

  每个幼儿是独立的个体

  然而,每个幼儿都是不一样的个体,他们都有所差异,所以语言能力也有所不同。只要宝宝身体是健康的,说话早晚并不是最重要的。此外时间长短,并不能完全反应幼儿智力水平,说话早说话晚都可能成为医生、老师、科研人。所以父母不要太过着急,只要正确、科学引导就可以了。

  宝宝说话晚怎么办

  父母应明确孩子说话晚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生理原因,比如智力、听力障碍,应迅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针对治疗,如果是其他原因,父母应科学的引导孩子,方法如下:

  1.创造优良的语言环境

  孩子学习说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它是一个不间断的持续的积累的过程,所以父母营造一个优秀的语言环境很重要。父母和孩子交流越频繁,小朋友的说话能力就会越强,孩子也会模仿父母说话的动作、神情,父母要亲力亲为,也应该慢慢来,不能过于心急,要有耐心。

  2.激发孩子说话的欲望

  当孩子发出需求的信号时,不是已经猜到孩子想要什么,然后马上去做,这样孩子就没有了说话的机会,欲望也慢慢的下降。应诱导孩子用语言表达出来,鼓励孩子说话。

  3.鼓励孩子与比自己年纪大的孩子玩耍

  年纪稍大的孩子,其语言能力更强,鼓励自己的孩子与他们玩耍,可以向他们学习表达的过程,而且孩子相互之间的学习更自然,效果也更好。在玩的时候,也学到了该学的东西,一举两得。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