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孩子会有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他们会出现视觉、听觉、感觉等失常的症状,非常影响他的生活和学习。很多家长开始了解感觉统合,那么什么是感觉统合?什么是感觉统合训练呢?感觉统合训练方法分类有哪些?现在跟着小编去感受感觉统合的魅力吧!
▲ 什么是感觉统合
人类学习最重要的并非知识,知识只是工具,如何吸收、消化、使用知识才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身体感官、神经组织及大脑间的互动,身体的视、听、嗅、味、触及平衡感官,透过中枢神经、分支及末端神经组织,将讯息传入大脑各功能区,称为感觉学习。
大脑将这些讯息整合,作出反应再透过神经组织,指挥身体感官的动作,称为运动学习。感觉学习和运动学习的不断互动便形成了感觉统合,感觉统合出现障碍时,会产生知觉、语言、认知障碍、情绪及行为控制不良等问题,也就是无法正常与外界事物反应。3岁前是儿童感觉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可以预防感觉统合失调,3-6岁是感觉统合失调最佳的补救时期,7-12岁是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纠正的有效期。
异常反应:
将讯息完全抑制、肢体无反应或反应迟钝(例如:自闭症)。
将讯息过分反应、造成焦虑、不专心(例如:过动儿)。
▲ 什么是感觉统合训练
感统训练即感觉统合训练,是指基于宝宝的神经需要,引导对感觉刺激作适当反应的训练,此训练提供前庭(重力与运动)、本体感觉(肌肉与感觉)及触觉等刺激的全身运动,其目的不在于增强运动技能,而是改善脑处理感觉资讯与组织并构成感觉资讯的方法,正确的概念是脑功能的神经功能。
感觉统合训练的关键是同时给予宝宝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摸、视、听、嗅等多种刺激,并将这些刺激与运动相结合。
感觉统合训练目的要用耐心培养宝宝的兴趣,建立宝宝的自信心;要让宝宝在游戏中感到快乐,自动自发才有效。该训练因人而异,让宝宝每天都有多样的感觉刺激。
感统训练方法有触觉训练、前庭平衡觉训练、弹跳训练、固有平衡训练、本体感训练等,不同的感统训练方法所用的感统训练器材也不一样,妈妈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来选用。
▲ 感觉统合训练方法分类
1.触觉训练
(1)内容
触觉训练可以提高宝宝全身肌肤和关节神经的敏感程度。此外还可以通过触觉训练来提升辨识层次,增强宝宝脑部感觉神经的敏感度。
(2)训练器材
按摩球、触觉板等。
(3)适应症
易哭、胆子小、易怒、怕生、笨拙、惧怕肢体接触、难以正常发音、挑食、注意力不集中、自闭、爱生病等。
2.前庭平衡觉训练
(1)内容
这种训练的作用是锻炼宝宝前庭平衡系统的反应,有利于宝宝重新建立语言组织神经,促进前庭平衡和正常的视力及听力。
(2)训练器材
按摩球、小型滑梯、平衡木、独木桥等。
(3)适应症
身体笨拙、姿势歪斜、协调能力差、多动症、易惹人、语言发育慢、视觉空间能力差、阅读障碍、缺乏自信、注意力难以集中、易摔、缺乏方向感、难以培养学习能力和习惯。
3.弹跳训练
(1)内容
能够巩固平衡能力和人体前庭平衡的神经系统,还可以提高触觉神经及关节的敏感程度和感应度,缩短大脑恢复健康的周期。
(2)训练器材
羊角球、跳床。
(3)适应症
缺乏合理仪态、姿势歪斜、易怒、笨拙、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语言发育慢、阅读障碍、胆子小、缺乏视觉判断力、触觉失调、关节信息失调。
4.固有平衡训练
(1)内容
能够提高人体脊髓中枢神经的协调性能,提升中耳的平衡控制力。还有利于恢复神经系统的机能,帮助宝宝大脑健康发育。
(2)训练器材
独脚的椅子、巨型陀螺、竖抱筒等
(3)适应症
好动、易摔、脾气坏、语言发展差、没有组织能力和推理能力、缺乏肢体协调能力、缺乏自信心。
5.本体感训练
(1)内容
这种训练可以增强宝宝的平衡能力、触觉及肌体的组织协调能力,帮助宝宝左右大脑均衡的生长发育。
(2)训练器材
跳床、平衡木、滑板等。
(3)适应症
语言能力弱、笨拙、注意力难以集中、好动、易怒、缺乏组织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