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多发于小孩子,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的摄入量不足而引起钙磷代谢紊乱、骨骼发育异常。所以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家长们知道佝偻病有那些早期症状吗,多了解些准没错,如果孩子出现这方面的症状才能早日发现,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那么,佝偻病有哪些早期症状?
图片来源于华盖
什么是佝偻病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的特征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骨组织钙化不全,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钙化不全。
佝偻病的症状
佝偻病多发生于2~3岁前的孩子。初期表现以精神症状为主,如不活泼、爱急躁、睡不安、易惊醒、常多汗。因为多汗,当然就有可能出现枕秃。如果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骨骼的变化。
3~6个月的婴儿:在枕骨、顶骨中央处的骨骼,出现类似乒乓球样的弹性感觉,称为颅骨软化。8~9个月以上的孩子:额、顶部对称性的颅骨圆突,称为方颅。前囟门过大而且闭合延迟(正常婴儿一般在18个月左右即可闭合);牙齿萌出延迟;胸廓下部几根肋骨在与肋软骨的交界处有似珠子样的突起——称为肋骨串珠,还有的孩子有肋骨外翻;严重者出现鸡胸,以及今后可出现的罗圈腿(O型腿)、X型腿。
图片来源于华盖
患佝偻病原因
佝偻病的全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是因为人体内缺乏维生素D,体内的钙磷代谢功能出现紊乱诱发的一种代谢性骨骼疾病。婴幼儿佝偻病主要是由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母乳喂养或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以及每天吃400毫升牛奶的幼儿,一般是不会缺钙的,不需要另外补充钙制剂。
当人体维生素D充足的时候,往往会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因为骨骼的发育离不开钙、磷,维生素D在钙磷代谢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体内其他激素如甲状旁腺素、降钙素都主动参与钙磷代谢,激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维持了钙磷的正常代谢和骨骼的正常发育。因此,要治疗婴幼儿佝偻病,补充维生素D是十分重要的,其来源可以通过晒太阳、食物摄取、服用维生素D制剂等。
图片来源于华盖
佝偻病有哪些早期症状
佝偻病的多发生在2-3岁儿童身上,初期发病在3个月左右的宝宝身上较为多见,在发生佝偻病后,症状表现以精神症状为主,早期表现为多汗、好哭、睡眠不沉、易惊,由于头部的多汗而使头部发痒,孩子常摇头摩擦枕头而致头枕部秃发。
以上的表现只能提示家长孩子有佝偻病的可能,需带孩子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如血生化检查、尿钙测定等。虽然佝偻病主要是因为体内维生素D缺乏,但也不可随便给孩子补充大量维生素D,以防止维生素D中毒。如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见孩子的肌肉松弛无力,特别是腹壁及肠壁肌肉的松弛,可引起孩子的肠胀气,而致腹部膨隆犹如蛙腹。佝偻病患儿最主要的变化是由于骨骼病变所出现的症状,这是佝偻病的特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