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原体是一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主要有沙眼衣原体(CT)、肺炎衣原体(CPN)、鹦鹉热衣原体(CP)和家禽衣原体,与人类相关的为前三种,均可引起肺炎,并可有肺外多系统损害。衣原体感染是小儿的一种主要常见病尤多见于婴幼儿,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那么小儿衣原体感染怎么办呢?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吧。
图片来源于华盖
小儿衣原体感染怎么办
衣原体感染是宝宝们的常见病,尤其是小宝宝们更容易感染,在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家长们更应该注意。
如宝宝被感染了,爸爸妈妈应该给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多给宝宝饮水,能稀释上呼吸道分泌物,利于分泌物排出。在宝宝睡觉时要及时给宝宝变换体位,也有利于分泌物排出。有分泌物排出时要及时给宝宝清理。
宝宝发烧的话需要及时采用物理降温治疗,体温超过38.5℃采用药物降温治疗,感染严重的宝宝要及时送医院治疗。治疗期间及时复查,明确衣原体感染的恢复情况。
图片来源于华盖
引起小儿衣原体感染的原因
衣原体是一种比细菌小的病原体,比较多见,主要是接触感染,以生殖泌尿系统感染为主,也可以在其他部位发生,新生儿则由母亲生殖道分娩时感染,新生儿感染主要引起结膜炎和肺炎。
衣原体只能粘附在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的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上,而不进入组织和血液。
衣原体感染人体后,首先侵入柱状上皮细胞并在细胞内生长繁殖,然后进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内增殖。由于衣原体在细胞内繁殖,导致感染细胞死亡,同时尚能逃避主免疫防御功能,得到间歇性保护。
衣原体的致病机理是抑制被感染细胞代谢,溶解破坏细胞并导致溶解酶释放,代谢产物的细胞毒作用,引起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
图片来源于华盖
小儿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法
衣原体不是病毒,也不是细菌,而是一种微生物,可在物体上存活几个月,治疗主要是靠抗生素,首选大环内酯类,包括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等。这几种药物只宜口服和静脉输注,不宜肌肉注射。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情做出是口服还是静脉用药的治疗方案。对病情严重有缺氧表现者,或气道梗阻现象严重者,应及时给氧。
由于衣原体感染可造成小流行,且患儿病后排支原体的时间较长,可达1~2个月之外。婴儿时期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重复感染后才发生肺炎。同时在感染期间容易再感染其它病毒,导致病情加重迁延不愈。因此,对患儿或有密切接触史的小儿,应尽可能做到呼吸道隔离,以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另外,患儿输液时,速度不能太快,以免发生急性心衰;应时刻监测患儿的脉搏、呼吸、意识、尿量和肤色等情况,若出现反复惊厥腹泻、烦躁、呕吐或嗜睡等症状,应立即告诉医师,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药物常会使宝宝食欲不振,要调理好宝宝的饮食,鼓励其多进食蛋白质高、热量高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尽量不吃油炸、生冷食物。护理患儿时也要注意公共卫生,在其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捂嘴,不随地吐痰,以免传染他人。密切监测宝宝的体温,严防发生高热惊厥,若出现高热,应及时降温。在口腔方面,要做好其护理工作,及时清除患儿的口鼻咽腔分泌物,保持口腔卫生和呼吸道畅通,严防口腔炎的发生。房间环境保持舒适,并保持环境通风透气、安静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