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很强,经常呈地方性流行,如果人群对新的流感病毒变异株缺乏免疫力,可酿成世界性大流行。尤其是婴幼儿和老人容易感染,易引发肺部感染。那么,小儿流行性感冒用药是怎样呢?
图片来源于华盖
小儿流行性感冒症状
6个月至3岁的宝宝是流感的高危人群,5岁至 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是流感的高发年龄组,感染率可在 50%以上,比成人高 1.5~ 3倍。新生儿宝宝患流感往往出现嗜睡,拒食及呼吸暂停,甚至需用人工呼吸器治疗。宝宝处在婴幼儿时期患流感常表现为: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炎症涉及上呼吸道、喉部、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部,病情较严重,患儿常突发高热,伴全身中毒症状及流清鼻涕,常伴呕吐,腹泻等,偶见皮疹及鼻衄,体温波动于38~41℃,可有高热惊厥,并伴有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喘息、喉中痰鸣、黏稠痰液,严重的会出现呼吸道梗阻现象。儿童及青少年患流感:症状与成人相似,多表现为普通感冒型。起病急骤,有高热、畏寒、头痛、背痛、四肢酸痛、疲乏等症状,不久即出现咽痛、干咳、流鼻涕、眼结膜充血、流泪,以及局部淋巴结肿大,肺部可出现粗啰音。偶诉腹痛、腹泻、腹胀等消化道表现。
图片来源于华盖
小儿流行性感冒用药
小儿流感至今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家长们应着重于宝宝的护理和并发症防治,让宝贝卧床休息直至体力恢复,必要时采取隔离措施以防传染他人和继发细菌感染,饮食护理宜清淡多饮水,有发热现象可用物理降温,有细菌并发症时应及时去医院。
(1)抗病毒药物治疗:流感是由流行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小儿流感的病情较严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合理的抗病毒治疗。
(2)免疫调节剂治疗:近年来各种免疫调节剂在治疗病毒性感染方面有极大发展,流感流行时对年幼的小儿和体弱的老年及免疫低下者应用免疫调节剂可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康复。
(3)中草药治疗:实验室筛选证明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或灭活作用的中草药有板蓝根、紫草、桉叶、贯众、鹅不食草、茵陈蒿、金银花、黄连、黄芩、连翘等数十种,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选用。
图片来源于华盖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
宝宝患流感时家长要对宝宝加强护理,以减轻宝宝的病痛,还要随时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看医生。
(1)注意休息:宝宝年龄越小,越需要休息及护理,待症状消失后再恢复活动,以免因病灶未能清除而复发。有发热的宝宝,最好卧床休息,以减少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
(2)合理饮食:感冒发热的宝宝很容易出现食欲减低、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表现,要给宝宝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如果强求宝宝进食,将导致宝宝胃肠负担重,对身体和疾病恢复均有害。每次吃的食物量可少些,吃的次数可多些,多给宝宝喝一些水果汁,如新鲜橙汁等。发热消退和消化能力较好的宝宝饮食可稠一些。随着宝宝病情的好转,一般1周左右可逐渐恢复到平日饮食。
(3)环境适宜:保持宝宝的房间空气流通。对发热的宝宝,新鲜的空气有助皮肤有效出汗而降低体温。应避免直接对着宝宝吹风,而导致宝宝皮肤血管收缩,加重病情。还可以给宝宝轻声讲故事或听音乐,帮助宝宝放松,会起到促进疾病康复的效果。
(4)有效出汗:鼓励宝宝多饮水。水可以增加机体细胞代谢,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同时可以有效出汗,有利于降低体温。宝宝的衣服和被褥不要过多过厚,应穿宽松衣裤,以利有效出汗和散热。否则容易导致高热不退,甚至诱发高热惊厥!宝宝服用退热药后,会大量出汗,衣被汗湿后应及时更换,以免受凉而加重病情。
(5)物理降温:发热应首选物理降温,尤其是小婴儿发热。在物理降温无效体温超过38.5℃时,给宝宝使用退热药进行药物降温。物理降温方法有:局部散热降温、洗温水澡或温水擦浴、冷盐水灌肠等,其中以局部散热降温法最简单易行,适合家庭常用。
(6)上幼儿园或上学的宝宝患流感后应请假在家休养,有利于疾病康复并减少散播机会,避免继发细菌感染。居室应消毒,宝宝和家人都要注意个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