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多发于2岁左右的孩子,起初的症状与感冒发烧十分相似,容易导致误诊,所以就需要家长辨清幼儿急疹的症状,早发现早治疗。那么,关于小儿急疹易被混淆,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具体介绍一下吧。
▎小儿急疹易被混淆
1、与感冒鉴别:感冒患儿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也可能会高,但流鼻涕、咳嗽等症状比较明显;
2、与麻疹鉴别:小儿急疹与麻疹不同之处在于本病症状较轻,患儿在发热期间精神、食欲均较好,它的特点是热退疹出,疹子在1~2天内自行消退。而麻疹大多精神倦怠,不思饮食,具有卡它症状等。当疹出时热势更盛,其疹子的发出一般是从头面、发际开始,遍及全身,出疹时间也比幼儿急疹长;
3、与风疹鉴别:风疹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发热较轻。一般38℃左右,伴见咳嗽,特殊的皮疹细小如沙,色淡红,并有枕后淋巴结及耳后淋巴结肿大。发病的患儿年龄以幼儿居多,也可见于学龄儿童。与本病鉴别主要是出疹时间,疹形及年龄。小儿急疹是好发于1岁以内的小婴儿,皮疹鲜红,疹形比风疹大,且为热退疹出,故临床上不难鉴别。
▎小儿急疹的症状
小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
1、体温突然达到39℃-40℃,而且会持续发烧三四天,但孩子的精神、食欲状况比较好。
2、用退烧药后烧退,药效一过又开始发烧。
3、高烧时,多数会腹泻,大便糖稀,而很少流鼻涕、咳嗽,或症状轻微。
4、有时出现高热惊厥,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5、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降低、淋巴细胞明显升高。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
1、体温迅速恢复正常。
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按压会退色,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可持续4天左右,没有色素沉着或脱屑。
3、多在6-12个月大,50%-60%的患儿在8-10个月大时发病。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发生肝炎或肺炎等并发症。因为脑膜炎与幼儿急诊相似,所以医生会对患儿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细菌引起的脑膜炎。
▎小儿急疹的治疗
1、用药治疗。小儿急疹主要是风热、热毒内争所致。目前医院多使用美林混悬液,它是一种液体,比较适合于1-2岁以下的小儿服用。此外,还可适当地服用双黄连口服液、银翘解毒颗粒、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等中成药。
2、推拿疗法。在使用中药治疗的同时,可以对患儿使用推拿疗法,对治疗各种幼儿急疹也有一定疗效,而且无痛苦、无副作用,很容易让孩子接受。爸妈可以推下天柱骨(即颈椎,手法是从上往下推),揉风池穴、太阳穴,推三关、六腑。一般需要做2-3分钟,一个穴位推拿3-5分钟。由于患儿皮肤稚嫩,容易受伤,所以推拿的时候需要一定的介质,如果患儿发烧,用白水、薄荷水或滑石粉就可以了。
▎小儿急疹的护理
1、本病并不需要特殊措施,一般会自动痊愈,而且极少有后遗症;
2、在发烧过程之中,需要给婴幼儿补充充足水分,防止脱水。采用一些物理降温的办法,如温水澡,睡冰枕,温水搽额头、四肢等;
3、要温度不高于40摄氏度,就没有必要采用药物降温。一般采用的药物有扑热息敏,泰诺等,但是不能采用阿司匹林;
4、多喝水,适当的加入果汁,这样即提高了维生素的摄入又利于出汗和排尿,可以促进毒物排出;宝宝要多休息,不剧烈玩耍,体育锻炼暂停
5、宝宝患病期间吃些易消化食物,已经可以吃固体食物的宝宝,此时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但是注意尽量要有营养; (不建议喝糖分较高的甜水,宝宝此时食欲不佳,会影响宝宝食欲);
6、刻意的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B;
7、宝宝休息的地方要安静,空气注意流通并保持新鲜;
8、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这样不利于散热;
9、注意宝宝的皮肤要保持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即防止着凉同时防止出疹的宝宝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