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存在量极少,通常指低于人体体重0.01%的矿物质。是相对主量元素(大量元素)来划分的,根据寄存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目前较受关注的主要是两类,一种是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另一种是非生物体中(如岩石中)的微量元素。那么,宝宝体内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请跟随小编来看看吧!
▎宝宝体内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
1、锌缺乏。厌食,生长发育慢表现:食欲降低是婴幼儿缺锌的早期表现之一。缺锌的孩子味觉减退,对酸、甜、苦、咸分辨不清;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体重不增;抵抗力差,反复感冒或腹泻;易患复发性口腔溃疡;缺锌还会损害孩子的味蕾功能,出现厌食。富含微量元素锌的食物:生蚝、山核桃、扇贝、口蘑、香菇、羊肉、葵花子、猪肝、牛肝等。
2、铁缺乏。贫血,注意力下降表现:缺铁性贫血对于育龄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影响非常严重,重度缺铁性贫血可增加儿童和母亲的死亡率。缺铁会损害儿童智力发育,使婴幼儿易激动、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还可造成儿童、青少年注意力、学习能力、记忆力异常。铁缺乏的幼儿,铅中毒的发生率较无铁缺乏的儿童高3-4倍。富含铁的食物:动物性食物,如肝脏、血和瘦肉;豆类、绿叶蔬菜、红糖、禽蛋类。人乳的铁吸收率高达70%。
3、钙缺乏。发育不良表现:钙是儿童膳食中最容易缺乏的营养素之一。快速成长中的婴幼儿长期摄食钙过低并伴有维生素D缺乏,日晒少,可引发生长发育迟缓、骨骼畸形、牙齿发育不良。富含微量元素钙的食物: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
4、碘缺乏。智力低下表现:缺碘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儿童可表现为体格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严重的可导致呆、傻等。富含微量元素碘的食物:干海带、海鱼、海藻类及瘦肉、家禽、乳制品。
▎宝宝微量元素检查的作用
帮助医生和家长了解宝宝在某一时期体内微量元素的比例,以便对宝宝的健康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还是有必要给宝宝做微量元素检查的。
宝宝在出生半年内一般都是以母乳为主食的,微量元素的补充可以完全确保足够的,所以宝宝的微量元素检查都是从半岁后才开始做的。半岁后宝宝的饮食会逐渐丰富起来,所以在宝宝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微量元素的补充不足或过多的情况,这时医生会通过询问父母喂养情况,结合宝宝的身体表现,决定是否进行检测。等到宝宝再大一点的时候,可以根据宝宝是否有挑食、偏食或经常生病等情况来考虑是否做检查。
对于微量元素检查,目前在国际上也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标准,更重要的宝宝的表现。所以家长可以将微量元素检查的结果看做是一个参考值,即使检查的结果现在宝宝真的缺乏某种微量元素也不用担心,可以通过饮食的方式来帮宝宝补充。
▎宝宝微量元素检查什么时候做
一般主要是半岁以后,每年检査一次。6个月以内的宝宝一般以母乳为主,完全可以确保充分补充各种微量元素,不必做检测。6个月以后,宝宝开始添加捕食,可能会出现添加不及时或不足的情况,这时医生会通过询问父母喂养情况,结合宝宝的身体表现,决定是否进行检测。对再大一点儿的宝宝,医生则会根据是否挑食、偏食,是否反复生病,是否先天不足等情况进行检测。
所以说,宝宝的微量元素检査不是一定必须做,而是医生根据宝宝的情况建议家长给宝宝做。
▎宝宝微量元素检查要多少钱
宝宝微量元素检查的收费是根据医院的等级和所处的城市而言,费用都会有所不同,妈妈们可以先去有能够治疗资质的医院咨询一下。即使查出宝宝有微量元素的缺乏,也不要盲目吃药补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