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的利与弊 孕育二宝先权衡

时间:2017-05-19    作者:小鑫

  二胎政策是国家颁布的一项计划生育政策,是指符合条件的夫妻可以生育二胎。近年来,二胎政策一直在变化。那么,关于二胎政策的利与弊,你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二胎政策的利与弊 孕育二宝先权衡

二胎政策的利与弊

  二胎政策的利与弊

  二胎政策有利方面

  1.抑制男女比例失衡

  受“养儿防老”传统思想的影响,部分家庭重男轻女。以往因受“一胎政策”限制,不少家庭选择“性别生育”,致使产生男女比例失调现象。现在实行全面开放二胎政策,那么很多夫妻就能生两个孩子,极大地地减少这一现象的产生。

  2.缓解人口老龄化

  以前的计划生育政策限制了国人的出生率,致使其下滑。而现在放开二胎有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问题。这项政策对社会的经济、保障制度等都可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能够可持续发展。

  二胎政策弊端方面

  1.国家财政支出将增加

  全面放开二胎之后,国家人口数量会上涨,这会增加国家在环境、财政支出和社会公共福利等方面的压力。

  2.加重个人家庭负担

  如今物价高涨,养育一个孩子成本花费不菲。现在全面放开二胎 ,但对于一般家庭来说,这是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

  二胎政策发展史

  以前政策规定部分人可生二胎

  以前一段时间,如果是农村户口,并且年满28周岁的夫妇生的第一胎是女儿,那么可以生第二胎;但是若夫妻双方还未满28周岁,那么生第二胎要在四年之后。但在南方某些农村地区,有些人会不顾政策的规定超生,从而被罚款。

  以上政策主要是汉民族实行,新中国建立后,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为了使少数民族繁荣发展和提高民族素质,一般是相关部门根据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因地制宜地制定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发展演变

  1982年9月,计划生育成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1982年11月,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2011年3月11日,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玉庆透露计生办正在考虑开放二胎,引起社会热议。

  2011年11月25日,《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通过了表决,即河南是最后一个开始实行双独二孩政策的省份,表明我国全面放开了双独二孩政策。

  2012年11月又有专家建议开放二胎,再度引起了热烈地讨论。

  2013年8月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消息,不久将会适时地出台完善计划生育调整方案。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宣布单独二孩政策,即只要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妻均可生育二孩。

二胎政策的利与弊 孕育二宝先权衡

二胎政策的利与弊

  2013年12月7日中央提出实行单独二胎政策,各地积极响应并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和评估。不统一规定全国实施单独二胎政策的时间,各地区依据调研后的情况,各自按法定程序安排具体时间。

  2014年12月15日社科院《经济蓝皮书》呼吁尽快将计划生育政策从单独二孩政策过渡至全面开放二胎政策。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允许普遍二孩即一对夫妻可以生两个孩子。

  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胎政策。

  2015二胎新政策

  1.2015年决定普遍二孩

  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开始实施的“单独二孩”政策之后,人口政策又一次进行了调整,即 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普遍二孩政策。为了坚持计划生育的这一基本国策,进一步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以及积极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允许全面开放二胎,即一对夫妻可以生两个孩子。

  2.2016年正式全面开放二胎

  2015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顺利通过,这表明2016年1月1日正式全面开放二胎,即在此之后出生的二孩都是合法的。该修正案中规定了生育一孩或者二孩的夫妻双方都有延长生育假的权利。而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改前,按照规定应当享受扶助的失独家庭,在法律修改之后继续获得扶助。如今实施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夫妻可以自主安排生育两个及以下孩子,不需要政府审批。

  3.专家解析二胎新政策

  生育政策其实一直在进行调整:从1980年夫妇只准生一个孩子到1984年在农村适当放开生育条件,再到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到如今全面放开二胎。

  人口专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华杰认为,在全面放开二胎之后,“50后”和“60后”的人是无法受益的,而“70后”受益最大,“80后”、“90后”是生育二孩的比例大。

  同时他也认为全面放开二胎只是缓解人口老龄化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从人们的思想上改变生育意愿,让那些符合生育条件的人敢生,愿生二孩,从而达到长期适当的生育率。可以在女性职业、产假、教育等方面实行相应的社会公共政策,从而使养育孩子的成本降低。

  全面放开二胎可以使总体生育率达到平衡,但是低生育率的趋势仍然难以改变,尤其是“80后”、“90后”的人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大多不愿意生二胎,所以在执行该政策的同时也要观察社会整体的反映,如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可能还需要对政策作进一步的调整,可能还要放开三胎等。

  为什么全面放开二胎

  当初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是为了防止人口膨胀,对国家的经济、有利用的资源等造成不利的影响。而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现独生子女的政策不能满足社会的人力需求,所以在2013年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而如今发现“单独二孩”也不能缓解下滑的出生率、人口老龄化等现象,所以开始实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因此,全面放开二胎有主要出于以下3个因素考虑:

  1.出生率不断下滑

  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中国人口的出生率不断下滑。从改革开放的高峰期1984年出生率23.3‰降至到2013年的12.1‰,而中国的这千分之12.1的出生率低于美国的千分之十三,越南的千分之十六和马来西亚的千分之十八。被人口问题困扰的日本,其出生率为千分之八。

  2.劳动力数量缩减

  由于出生率下滑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适龄的劳动力数量正在不断减少。这一情况使得不少公司将其工厂迁至亚洲其他地区或低成本地方,从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2014年,我国在15岁至64岁年龄之间的人口数量出现了下滑现象,下降了0.2%,这是二十多年来的首次下滑。

  3.人口老龄化

  人口结构发生的变化使得老龄人口增多,这就限制了适龄的劳动力数量发展,会增加社会医疗的成本压力,同时加重年轻人赡养老人的负担。

  据联合国预测,中国未来25年内六十岁及以上的人口数将是现在的两倍,可达至四亿三千一百万。2050年,中国六十岁及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六点五,相较2015年的百分之十五点二,人口老龄化加重。

  全面开放二胎由此产生的积极效应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中国老龄化趋势以及由其产生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第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有着强烈的生育欲望或者是想尽快生育的“非独”家庭的生育需求,借此政策可以缓解其与政府的紧张关系;第三,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产生“失独”家庭,同时也可以改善性别失调问题和日后男女婚配失调问题。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