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准妈在孕晚期格外关心胎儿的情况,害怕胎儿入盆晚,胎动少,身体出问题。通常,在孕37-38周,胎儿就会入盆。入盆后,准妈会出现尿频、下腹坠痛等症状。那胎儿入盆胎动会不会减少?一起来了解真相吧。
所谓胎动,指的是胎儿在妈妈子宫腔活动时冲击子宫壁发生的动作,比如伸手、踢腿等。胎动是监护胎儿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次数的多少,快慢都与胎儿身体情况有密切联系。在怀孕第4个月,准妈就能明显感受到胎动。
正常胎动是1个小时不少于3-5次,有的胎儿胎动次数多,1个小时能动7-8次。通常,胎动是有规律和有节奏的,如果不规律可能预示着胎儿发育有问题,不过也可能与准妈的运动、情绪、外部环境有关,准妈最好不要胡乱猜测。
到了孕晚期,准妈最好每天数胎动,了解胎儿的情况。当胎儿入盆,胎动次数确实会减少。准妈不必担心,定期要医院检查,确保胎儿能安全出生即可。不过,如果胎动次数突然增多或减少,准妈就要立即去医院,以免发生意外。
胎儿入盆预示了临产期接近,很多准妈担心胎儿随时会生,自己处理不当。其实,胎儿入盆离分娩还有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那胎儿入盆后多久会生呢?有哪些临产征兆?大家不妨继续往下看看: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胎儿入盘不会马上就生,只是生产前兆。对于首次分娩的准妈来说,胎儿入盘后还要等待2-3周,才会进入分娩期。在分娩前,会有症状出现,所以,准妈淡定应对就可以了。
其次,胎儿不一定会入盆,如果不是头位,入盆难度是很高的。针对没有入盆的胎儿,医生会在安全的情况下按住抬头,实行固定,这样抬头与耻骨之间就有两横指的距离。
最后,准妈还要了解临产征兆。临产时,准妈会出现见红、宫缩、阵痛等一系列症状。当宫缩呈现规律性,且越来越频繁,准妈就要去医院,准备分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