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时,有些妈妈因发现自己的奶水稀而大吃一惊。宝宝满月后,不少哺乳妈咪会发现乳汁的颜色显得比较白,看上去有些稀稀的、淡淡的,好像不如牛奶那样“浓”,这可把没有经验的新手妈妈吓坏了,那么,在面对奶水稀时,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奶水稀该怎么办
1.合理充营养物质,比例均衡
如果把摄入的总物质分为100份,为蛋白质约占13至15份,27份是脂肪,碳水化合物在58到60份之间。
蛋白质每天的需求量大约为80克,富含此物质的食物有鸡蛋、猪蹄、乳类等。脂肪不可过多摄入,每天166克即可,可以从大豆油、肉类等补充。碳水化合物每天摄入量为350克,大米、红薯、蕃薯、葡萄等食物中含量较高。
2.适量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
在哺育期间,妈妈自身的钙不仅要充足,也要多补充一些。因为妈妈要保证奶水中钙含量充足,不然身体就会吸收骨骼中的钙到奶水中去,容易导致骨软化、骨质疏松等。建议妈妈多喝富含钙的汤水,每天晒晒太阳。
3.适时补充水溶性纤维素
为了不影响奶水质量,妈妈应合理补充身体所需的VB1、B2、C等水溶性纤维素。推荐的食物有大麦、柑橘、胡萝卜等。
4.补脑食物需补充
钙、脂肪、锌和DHA这些有助于宝宝生长发育,可促进脑部发育,但是许多中国妈妈的奶水中的这些含量普遍不。如鱼、动物肝脏、花生、蛋等。这些食物还可以促进宝宝视网膜的形成,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5.全面摄入营养,切忌偏食
妈妈不能因为怕身材走样,只吃蔬菜,而忽视肉类对于奶水质量的重要作用。处于哺乳期的妈妈要全面合理饮食,才能为宝宝提供营养充足的奶水。这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宝宝。
6.必要时挤掉前奶
有些妈妈前奶比较多,宝宝只喝没有多少营养的前奶就饱了,长期下去易营养不良。可以先挤掉一些前奶,让宝宝多喝有营养的后奶。另外,前奶的水分含量较高,补水效果好,可以省去额外喂水步骤。所以妈妈最好不要挤掉前奶,让宝宝的吮吸时间更长些。
7.让宝宝吃饱
妈妈千万别给宝宝规定时间吮吸,也不要在哺乳时频繁的更换乳房,一定要让宝宝吃饱,这样才可以更均衡的获得营养。
▎如何判断奶水稀
浓奶水稀浓因人而异
妈妈的奶水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慢慢变稀,宝宝刚出生时,妈妈奶水最浓。营养丰富的浓汤可以提高奶水的浓度。辨别方式有两种,一是可以通过看颜色来看,若颜色透明说明奶水较稀,白色则说明奶水浓稠:另一种办法是将挤出的奶水放置,看沉淀物质的多少,多说明奶水弄为后奶。
奶水稀也富含营养
如果妈妈的奶量够,就算宝宝吃一些稀的奶水也会有足够的营养。而且,让宝宝喝奶水长大很有必要,奶水中有很多独有成分,被誉为是最好的抗生素,还起抑菌杀菌的作用。
TIP:六月后断奶合适吗?
虽然六个月后,母乳里的营养价值降低,但此时并非断奶最佳时机。虽然此时奶粉的营养可能要比母乳高,但宝宝不一定能完全吸收;相反,即使母乳含钙量较低,但能被宝宝完全吸收。宝宝满6个月后要添加辅食,可以为其补充母乳中缺少的铁、锌和钙,所以不用担心奶水营养不够。另外,母乳喂养可以使母子更亲密,感情更深厚。所以建议坚持母乳喂养,不要因为宝宝长大而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