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四大坐月子的误区 产后护理要避免

时间:2017-05-20    作者:小鑫

  所谓坐月子是女性产后的一个重要阶段,由于妊娠和分娩带来的伤害,女性的身体必须要一段休养期来自我调整、自己恢复。可是,民间关于坐月子误区多多,常常让没有经验的新手妈咪昏了头,不小心伤了自己,那么,关于民间四大坐月子的误区,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民间四大坐月子的误区 产后护理要避免

民间四大坐月子的误区

  民间四大坐月子的误区

  坐月子忌下床

  产妇其实没有那么虚弱,分娩以后2小时之内,新妈妈必须保证在床上休息,同时注意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如果没有异样的话,产后6到12小时就可以起床做一些轻微的活动了,尤其是顺产的新妈妈更应该这样做。产妇长期卧床会产生严重的后果,除了肥胖之外,尿潴留、便秘、下肢静脉血栓、产后尿失禁、盆腔炎、子宫脱垂……都可能会找上门来。

  坐月子不能吃盐

  在传统观念中,坐月子的时候不能吃盐,不能吃醋,也不能吃任何生冷食物,甚至连水果都得热一下才能吃。如果这样做的话反而会让产妇没有任何食欲和胃口,食欲不振直接导致缺乏营养,反而会影响产妇哺乳。其实,分娩以后产妇需要大量的盐和水来补充体力,醋和生冷的食物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可以减少产后出血。水果热过之后,其营养会损失很多。

  坐月子不能看书看电视

  其实新妈妈在坐月子的时候看书、看电视和怀孕前一样,并不会对视力造成太大的影响,产妇感到劳累的主要原因是怀孕和分娩的过程消耗了新妈妈的太多体力,再加上给宝宝喂奶,新妈妈就更容易疲倦了。建议新妈妈等宝宝满月以后再看书充电,亏了身体可就不划算了。

  坐月子不能洗头、不能刷牙

  女人在分娩的过程中会大量出汗,在产后一周内也会持续这种现象,而这段时期是机体防御系统较为脆弱的时期,新妈妈如果不洗头、不洗澡很容易感染细菌,所以只要产妇体力允许,任何时间都可以洗澡。但是在坐月子期间,产妇不要坐浴或盆浴,以免增加子宫或盆腔感染的几率;剖腹产的产妇要注意保持伤口干燥,可以用温水擦拭身体。产后不刷牙则容易增加牙龈感染的几率,要及时刷牙漱口才是正确的。

民间四大坐月子的误区 产后护理要避免

民间四大坐月子的误区

  产后坐月子如何正确护理

  1.每天观察恶露及其颜色、气味

  恶露量的增加,颜色异常等都可能会是“产后出血”的预兆。

  恶露增多:

  分娩2-3周后恶露增多,可能是胎盘胎膜或蜕膜残留、子宫切口感染及胎盘附着部位子宫复旧不良。

  恶露颜色、气味异常:

  恶露量或多或少,颜色紫黯如酱色或洗肉色,有恶臭气味,并且伴随腹疼,子宫压痛,发烧等症状是产褥期感染。

  恶露时间延长:

  如果恶露时间延长,量少,色不变,量不增,也无气味等同样属于不正常现象,可能是子宫复旧不良,内分泌失调,体质差而致气血等,也该注意。此外还有其他原因导致,如宫颈息肉,宫颈糜烂或宫颈癌等。

  2.顺产和剖腹产的护理差别

  恶露量及时间长度不同:

  剖腹产的女性经历手术创伤,身体较虚弱,加之子宫有创面,因此排出红色恶露的时间较顺产女性长,出血量也较多。

  考虑产后出血的原因不同:

  顺产着重考虑子宫复旧不良,如胎盘附着处血块脱落而流血或者胎盘胎膜残留;而剖腹产则着重考虑子宫切口感染引起的出血。

  3.产妇要保持心情愉快。

  愉快的心情不仅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而且也有利于产后妈妈的快速恢复。

  4.室内空气要流通,注意室内通风。

  呼吸新鲜的空气是母婴健康的重要条件,可在早晨或上午通风,但要注意风不能直接吹到产妇或宝宝的身上。

  5.衣服以宽松舒适的纯棉织物为主,勤换洗等。

  勤换洗衣物以及将尿片等及时挪到外边,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但不能使用蚊香,空气清新剂等化学药剂。

  6.饮食新鲜,清淡,多样化等。

  丰富的食物可补充母婴所需要的营养,同时也利于产妇的健康恢复。

  7.控制空调的温度。

  在炎热的夏季需要开空调时,要注意温度,不能过低,风口也不能吹向宝宝及产妇。

  8.避免接触太多的人。

  家人可提前做好亲戚的思想工作,尽量减少探望产妇的次数,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同时也减少病毒,病菌感染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