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朋友在生完孩子之后的第一个月,是身体恢复最重要的一个月。所以在月子期间的新妈咪一定要处处小心,有些新妈咪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而让自己出现各种不好的情况,比如说产褥热,下面一起来看看什么是产褥热。
产褥热
它指的是产后42-56天内,因为病原体入侵新妈妈的生殖道而出现的感染问题。如果在分娩结束第2天到第11天,每天每隔四小时就检测体温一次,共四次,并且其中有两次及以上的体温超过38℃,那么就可能是产褥热。
这是一种比较常规的产褥期并发症,患病率可达到6%左右,而且随着剖腹产概率的提高,其患病率也在逐渐上升。不要小看这种疾病,它对于新妈妈的威胁非常大,是导致新妈妈死亡的四大问题之一(另三个为产后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
产褥热的发病原因
·中医
感染邪毒、外感、血液瘀阻、血液亏虚所致。
1.感染邪毒:产后子宫正开,如果分娩时没有做好清洁和消毒,那么邪毒就会侵入子宫,正邪交战而出现发烧情况。
2.外感:分娩之后气血亏空严重,元气大伤,腠理不密,外部邪气也就趁机侵入,导致营卫不和并出现发热现象。
3.血液瘀阻:分娩之后恶露排泄不畅,停滞在体内,导致营卫不通并有发烧现象。
4.血虚:分娩时或分娩后失去大量血液,导致阴血亏损过多,致使脾肾阳浮不敛出现发烧现象。
·西医
生殖道有着一定免疫力,可以抵抗细菌和病毒侵入。而当产褥期产妇抵抗力降低时,细菌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导致子宫炎、泌尿系统感染、血栓性静脉炎等感染问题,并伴随发热现象。
1.内源性感染:细菌本寄生于阴道内,但是因为机体的防卫机制所以并没有什么危害。但是如果新妈妈的抗病能力以及免疫力下降,那么细菌繁殖能力以及毒性就会增强,而这些细菌就会导致各类感染问题。
2.外源性感染:主要是指外界细菌进入产道,引发各类感染问题。这些细菌可以通过不卫生的接生方式、不洁净医疗器械以及临产前的性生活等等,入侵产妇体内。
怎么预防产褥热
1.加强知识普及
普及孕期保健和卫生知识,产前两个月不要过性生活或者盆浴,并且配合治疗妊娠贫血等问题。
2.做好消毒工作
医院要做好相应的消毒工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医生要减少不必要的检查以及手术步骤,避免生产时间过长和产后出血问题。
3.注意伤口卫生
会阴侧切导致的伤口感染率仅为10-17%,所以熟知会阴侧切的适应症以及手术技术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术后要注意伤口的消毒和卫生,并且根据情况适当使用一些广谱抗生素。如果有水肿问题,可以用红灯照射伤口,促进血液循环方便水肿消除,加快伤口愈合。
4.产后软产道检查
产后要认真检查软产道的情况,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而且产褥期要注意卫生,有条件的话每天擦洗会阴部位两次,小心护理避免交叉感染。
5.使用抗生素
阴道助产或者剖腹产的新妈妈,可以适当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问题。此外生产时间过久、阴道操作次数过多、胎膜过早破裂、有贫血问题的新妈妈,也需使用抗生素。
6.尽量选择顺产
剖腹产会提高感染几率,所以除非条件不允许,可以顺产就顺产。
上面文章为你讲解的关于什么是产褥热的知识,希望新妈咪在月子期间一定要好好的保重身体,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点,敬请关注我们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