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动指的是胎儿在子宫腔里的活动冲击到子宫壁的动作。在宝宝出生之前,当妈妈的都是靠着感知宝宝各种各样的胎动来和了解宝宝的生活规律、健康状况的,而肚子里的宝宝也是通过这样的“拳打脚踢”来和妈妈“聊天”的。下面小编为您解释哪个时期的胎动最频繁。
▎哪个时期的胎动最频繁
在孕期期间,孕妈妈对宝宝的胎动感受是不一样的,初期可能感觉很微弱,中期可能很强烈,后期又慢慢转为微弱。
胎动的次数并非恒定不变,在怀孕28~38周,是胎动活跃的时期,以后稍减弱,直至分娩。孕妇的运动、姿势、情绪以及强声、强光和触摸腹部等,都可引起胎动的变化。
其中有翻身运动,这是胎儿身体的左右转动,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3~30秒,翻身动作较大,你会觉得有翻滚、牵拉的感觉;
有时,你会觉察到胎儿的四肢运动,如拳打、脚踢,一般持续1~15秒,这时你能感到孩子在腹中踢动或跳动;有时,你还会觉得胎儿在颤动、慢的蠕动或像是打膈似的。
▎孕妈妈的情绪会影响胎儿吗
在孕程中妈妈的情绪与胎儿的发育息息相关,这是大多数准妈妈都了解的,但人有七情六欲,怎么可能永远保持愉悦心态呢?所以,孕妈妈要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
母亲与胎儿神经系统并无直接联系,为什么母亲怀孕时情绪不好会影响胎儿呢?这是因为母亲情绪刺激能引起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从而释放出乙酰胆碱化学物质,还可引起分泌的变化,分泌出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激素,所有这些物质都通过血液经胎盘和脐带进入胎儿体内,从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另外,神经高度紧张使孕妇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增强,致使大脑皮质失去与内脏的平衡,也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人的个体差异在胎儿期就已显露出来,有的文静,有的活泼,这既与先天神经类型有关,也与胎内外环境有关。正常情况下胎动多是好事,不但告诉你胎儿发育正常,而且也预示着出生后孩子的抓、握、爬、坐等各种动作将发展较快,但须注意,孕妇的情绪过分紧张、极度疲劳、腹部的过重压力等,都可使胎儿躁动不安,产生剧烈的活动,这种反应是不好的征兆,它不但引起流产、早产,而且易出现胎儿畸形或给出生后婴儿的行为带来不良影响。
▎怎么计算胎动次数
有时宝宝一次动好几下,拳打脚踢似的,有时就踢一下,那么怎么计算胎动次数比较好呢?
准妈妈在妊娠28周以后,开始要每天计算胎动。准妈妈可以选择早餐或是晚餐后1-2小时左右计算胎动次数。连续的胎动算作一次,有停顿之后的另一次胎动则算是两次。由于饭后胎动会比较明显。因此比较适合胎动计算。通常两小时之内应该很容易就可以累积算到10次胎动。两小时之内如果胎动数不到十次,就应该怀疑有问题,此时应该继续数胎动。如果连续观察6个小时,胎动数两小时内仍不足十次,则必须到医院检查。据统计,数胎动可以检测出89%—90%的异常,是相当有用的。
到了34周以后,计算的方式又要修改。每餐饭后及睡前,至少观察一个小时,至少有4次胎动才算及格。
另外一件事也要注意。通常胎儿静止不动的时间,最长不应超过75分钟(小孩子睡午觉也不能睡太久吧)。所以,如果觉得胎儿不动超过一个半小时以上,应该吃一些小点心,摸摸肚皮,甚至拍打肚皮,或是推一下小宝宝,拿随身听放在肚皮上给他听音乐。如果以上方式都没有反应,也应该上医院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