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称枕前位为正常胎位,这种胎位分娩一般比较顺利,孕妈咪应作好产前检查,如预先诊断出了胎位不正,则应及时治疗,如未转为头位,则需要在预产期前1~2周住院待产,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分娩方式。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胎位检查怎么做。
胎位检查怎么做
没有医学知识的准妈妈很难自己判断胎位正不正,孕晚期(孕28周后)时是每2周做一次产前检查,一般医生可以通过四步触诊法看胎头以及胎臀位置确定,也可以通过B超的方式确定。
1、B超:
B超检测直观而清晰,可以直接观察胎儿的胎位正不正。
2、四步触诊法:
四步触诊法是产前检查最常用的方法,妊娠24周以后开始;通过四步触诊法可以判定胎儿的位置和大小、子宫大小是否与孕周相符,可以判定胎产式、胎先露、胎位等,并估计羊水多少。
1)准妈妈体位:排尿后取仰卧位,头稍垫高,露出腹部,双腿略屈曲稍分开,使腹部放松。
2)检查者:站在准妈妈右侧进行检查;做前3步手法时,面向准妈妈;做第4步手法时,面向准妈妈足端。
3)手法:
第一步:检查者两手置于宫底,测得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孕周是否相符。然后两手指腹相对交替轻推,判断在宫底部的胎儿部位。若为胎头则硬而圆且有浮球感,若为胎臀则软而宽且形状略不规则。
第二步: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侧,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检查,两手交替从上到下进行。触到平坦饱满部分为胎背,并确定胎背向前、向侧方或向后。触到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为胎儿肢体,有时感到胎儿肢体在活动。
第三步: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4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查清是胎头或胎臀,然后左右推动判断是否衔接。若胎先露仍可以左右移动,表示尚未衔接人盆。若已衔接,则胎先露不能被推动。
第四步: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胎先露的两侧,沿骨盆人口向下深按,进一步核对胎先露的判断是否正确,并确定胎先露的入盆程度。先露为胎头时,一手能顺利进入骨盆人口,另一手则被胎头的隆起部阻挡,该隆起部称胎头隆突。枕先露时,胎头隆突为额骨,与胎儿肢体同侧;面先露时,胎头隆突为枕骨,与胎背同侧。
胎位检查什么时候
胎位是指胎儿在妈妈体内的位置,一般正常的胎位是头部向下,这样方便孕妇的生产,如果孕妇在检查的时候发现胎位不正,你们是可以通过一些膝胸卧位操来调整它的,但是我们要知道在几周的时候就可以检查胎位。其实,在怀孕30周的时候就可以检查胎位的,因为这个时候胎位已经基本是成形了。
怀孕30周之前胎位不正是颇为常见的现象,准妈妈们无须过于担心。随着孕周的增加,多数胎位不正的胎儿会自动转位成正常,胎头在下的产位。在产科的处理方面,一般是以九个月(36周)怀孕仍为胎位不正的才确定诊断。
在36周到预产期前做B超,可以明确羊水多少和胎盘的功能,以及胎儿有无脐带绕颈,如果有羊水过少,胎盘钙化,胎儿脐带绕颈,需结合临床再考虑是否继续妊娠。同时B超可以根据胎儿的头径,骨骼的测量估计胎儿的体重,明确胎儿的胎位,来预测孕妇是否能够自然分娩如何发现胎儿宫内缺氧。
胎位在20周以后就可以检查,但这时候是不固定的,可以通过医生的触诊或B超检查,在怀孕28周以后胎位基本就固定了,因此要定期去产检,检查之后的根据情况再制定检查计划。
胎位检查有必要做吗
胎位是指胎儿在母体内的姿势,胎儿在母体子宫里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头朝下,屁股朝上。胎儿出生前在母体子宫里的姿势很要紧,它关系到孕妇是顺产还是难产,顺产的胎儿头部应该先进入阴道,有很多的胎儿头部先进入到阴道,但是头部是仰着的,也属于胎位不正,胎位不正对于胎儿和母体的危害很大。
而胎位检查有必要做吗?答案是肯定的。胎位检查的作用:通过孕晚期的一系列检查,基本能确定胎位的正常与否。如果发现准妈妈胎位不正,就可进行胎位的矫正;胎位也是分娩方式选择的依据之一。
由于胎位不正会给分娩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和危险,故早期纠正胎位,对难产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怀孕7个月前,由于羊水相对较多,胎儿较小,在子宫内活动范围较大,所以位置不容易固定。在孕7个月前发现的胎位不正,此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能调整过来的可能性较大。反之,如果过晚检查,在孕34周后才发现胎位不正,此时胎位可调整过来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准妈妈需要做好选择剖腹产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