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穿刺定义及相关知识点有哪些

时间:2017-05-25    作者:小鑫

  绒毛穿刺这个检查并不是每个准妈妈都必须要做的,这项检查可以查出胎儿是否有先天性疾病或者查验DNA等多项功能。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下绒毛穿刺定义以及相关知识吧,准妈妈们不要错过哦。

  绒毛穿刺定义

  绒毛穿刺(CVS)又称绒毛膜穿刺术,是用于确诊胎儿是否有染色体异常、神经管缺陷以及某些能在羊水中反映出来的遗传性代谢疾病。穿刺时用穿刺针穿过孕妇的腹壁刺入宫腔吸出少许绒毛进行检查。

  手术时间一般在孕11-14周,由于但绒毛穿刺流产、畸胎风险高于羊水穿刺,一般在孕16-22周行羊水穿刺更合适。

绒毛穿刺定义

  绒毛穿刺定义

  绒毛穿刺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尽早知道诊断的结果。所以,如果胎儿有重大的遗传疾病,能够在短时间内诊断,及早做流产手术,母体危险性可以减到最低,合乎优生保健的目标。绒毛穿刺常见的危险是引起流产,几率为0.1%~0.3%,一般情况下用针穿刺时刺伤胎儿,引起胎儿、孕妇感染、流血的可能性很小。廖世秀说,辽宁这名孕妇,很可能是在小诊所做“绒毛穿刺”时,医生操作不当,本应获取绒毛组织的,却取到了胚胎组织,致使正在分化的胎儿部分肢体缺失,最终导致畸形。

  由于胎儿四肢在10周左右分化完成,因此太早做检查(例如不到10周),有可能造成胎儿肢体残疾。目前妇产科医学会已经建议,尽量在怀孕10周以后再做这项检查。

  绒毛穿刺 - 操作过程

  绒毛取样可以经阴道,也可以经腹进行。经阴道取样法:受检妇女平卧,双膝屈曲,用足蹬或膝蹬支撑;在超声扫描引导下,医生将导管(一种易弯曲的细管)经阴道、子宫颈送入胎盘绒毛部分,用空针管吸取少量绒毛送检。有子宫颈病变,生殖道感染,如生殖道疱疹、淋病、慢性宫颈炎等,不宜经阴道取样。

  经腹取样法:腹部皮肤局麻,穿刺针经腹壁进入胎盘绒毛部分,用空针管吸取少量绒毛送检。

  绒毛穿刺 - 风险程度

  可能会出现阴道出血、羊水溢出或子宫持续性收缩,约占2%的孕妇会发生。绒毛穿刺术后和孕中期羊膜腔穿刺术后的流产率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前者稍高,3%左右4。但是,有一个随机对照实验对经腹CVS术和孕中期羊膜腔穿刺术后的流产率比较后发现,两者接近(6.3%与7%)

绒毛穿刺定义

  绒毛穿刺定义

  绒毛取样的危险损伤胎儿肢体的危险要高一些,并且可能会带来较高几率的不确定的发育不良,现已确定的比如有先天性肾积水、先天性心脏病、肠道畸形等,若绒毛取样的诊断不明确,有必要作羊膜囊穿刺确诊。

  绒毛穿刺 - 适宜群体

  曾生育过先天性缺陷儿尤其是生育过染色体异常患儿。

  夫妇一方是染色体异常者或平衡异位的携带者。

  性连锁遗传疾病携带者,于孕中期确定胎儿性别时。

  曾生育过神经管缺陷或此次孕期血清甲胎蛋白值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

  结语

  以上就是小编为各位准妈妈们普及的有关绒毛穿刺定义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对宝爸宝妈们有所帮助。最后小编提醒下各位妈妈,绒毛穿刺检查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的,请慎重做选择哦。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