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骨盆测量定义的概论及临床意义

时间:2017-05-25    作者:小鑫

  在我们孕期的各项检查里有一项是骨盆测量,这是产前检查里不可或缺的项目。骨盆是胎儿分娩时的必经通道,而这项检查直接关系到胎儿能后顺利分娩。接下来小编为各位具体介绍下骨盆测量定义及相关知识吧。

  什么叫骨盆测量

  胎儿从母体娩出时,必须通过骨盆。除了由子宫、子宫颈、阴道和外阴构成的软产道外,骨盆是产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娩的快慢和顺利与否,都和骨盆的大小与形态是否异常有密切的关系,狭小或畸形骨盆均可引起难产。初孕妇及有难产史的孕妇,在初次产前检查时,均应常规作骨盆测量及检查。

  骨盆测量的原因及指标

骨盆测量定义

骨盆测量定义

  胎儿能不能通过骨盆而顺利的分娩,既与骨盆的大小有关,也和胎儿的大小有关。骨盆虽然形态正常,如径线小,胎儿虽正常也可能难产;然而当骨盆形态异常,而各径线都足够大时,分娩不一定困难。若骨盆大小正常,而胎儿过大,胎儿与骨盆不相称时,也会发生难产。若胎儿较小,即使骨盆小一些,也能顺利分娩。骨盆有大有小,胎儿也有大有小,即便是经产妇,每次妊娠的胎儿大小也不相同。

  因此,为了弄清骨盆的大小和形态,了解胎儿和骨盆之间的比例,产前检查时要测量骨盆。

  骨盆的大小, 是以各骨之间的距离--即骨盆径线大小来表示。骨盆的大小与形态,因各人的身体发育情况、营养状况、遗传因素及种族差异而不同。 因此,在正常范围内骨盆各径线,其长短也有一定的差别,目前在各种种资料中描述的骨盆径线值,是许多正常骨盆的平均数值。

  骨盆的大小与形态均为重要。骨盆形态正常,但各条径线均小于正常径线最低值2厘米以上,可发生难产。若骨盆形态轻微异常,但各径线均大于正常低值径线,则可能经阴道顺利分娩。

  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胎儿能不能通过骨盆而顺利的分娩,既与骨盆的大小有关,也和胎儿的大小有关。骨盆虽然形态正常,如径线小,胎儿虽正常也可能难产,然而当骨盆形态异常,而各径线都足够大时,分娩不一定困难。若骨盆大小正常,而胎儿过大,胎儿与骨盆不相称时,也会发生难产。若胎儿较小,即使骨盆小一些,也能顺利分娩。骨盆有大有小,胎儿也有大有小,即便是经产妇,每次妊娠的胎儿大小也不相同。

  骨盆测量的步骤

  临床上,通常首先进行骨盆外测量,即髂前上棘间径正常值为23—26厘米,髂嵴间径正常值为25—28厘米,骶耻外径大于18.5厘米,大转子间径正常值为28—31厘米,坐骨结节间径正常值为8.5—10厘米,耻骨弓角度大于或等于90度。如骨盆外测量各径线或某径线异常,应在临产时行骨盆内测量,并根据胎儿大小、胎位、产力选择正常的分娩方式。

骨盆测量定义

骨盆测量定义

  骨盆测量异常及最佳检测时间

  如果骨盆外测量发现异常,则应在临产前进行骨盆内测量,并根据胎儿及盆骨的相关数据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如果胎儿与骨盆不相称,就只能进行剖腹产。

  临床上各个医院不太一样。有的医院在初诊时就测量骨盆,大多数的医院在妊娠28-34周之间测量骨盆,也有的医院在妊娠37-38周时,还要做一次鉴定(其中包括外阴消毒后的骨盆内测量或是经肛门测量骨盆),不提倡进行X线骨盆测量,以判断胎儿是否能经阴道分娩。也不提倡晚期矫形内测量。

  结语: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伙普及的有关骨盆测量定义及相关知识,希望对各位宝爸宝妈们有所帮助哦。最后小编祝愿各位准妈妈们顺利诞下健康可爱的宝宝。感谢你的阅读。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