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是糖尿病其中的一种,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健康,还会对胎儿的生命造成威胁。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一般没有明显的患病症状,通常是在孕期筛查中被检出高血糖。一般情况下,当胰岛素受体非正常时即会引发妊娠期糖尿病。下面一起来看看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给母亲和孩子带来健康风险,这种风险与不可控的高血糖水平及其后果相关,并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风险增加。
对母亲影响变现如下:妊娠期高血糖可使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流产发生率达15%-30%;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较非糖尿病孕妇高2-4倍;羊水过多发生率较非糖尿病孕妇多10倍;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增高,难产、产道损伤、手术产几率增高,产程延长易发生产后出血。此外,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的感染,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肾盂肾炎、无症状菌尿症、产褥感染及乳腺炎等。如果妊娠期糖尿病妇女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管理,则其将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同时妊娠期糖尿病妇女还存在更高的先兆子痫和剖宫产的风险。
对后代影响:患有妊娠期糖尿病而未治疗的母亲,不仅胎儿存在较高的大于胎龄儿(巨大儿)和胎儿生长受限风险,易发生流产和早产。而且其新生儿也存在低血糖,黄疸,高血红细胞(红血球增多),低血钙,低血镁高的风险。此外还有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后代发生先天畸形的概率较高。一项大型对照研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与出生缺陷有关,并且这往往与孕妇的较高体重指数(≥25 kg/m²)相关。
妊娠期糖尿病如何治疗
饮食治疗
1.控制总能量,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
2.均衡营养,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
3.少量多餐,强调睡前加餐,有利于控制血糖和预防夜间低血糖。
4.高纤维饮食,有利于控制血糖,减少或改善便秘。
5.饮食清淡,低脂少油,少盐,禁止精制糖的摄入。
6.合理控制孕妇、胎儿体重增长。
饮食管理成功的标志就是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如果血糖值不正常,应及时请教医生。
药物治疗
如果监测结果显示一般性措施未能控制血糖水平,或存在胎儿生长过度的并发症情况,那么有必要采用胰岛素疗法。最常见的治疗方案是采用餐前胰岛素治疗来减弱饭后的血糖升高峰值。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注射胰岛素导致的低血糖水平(低血糖)。
此外,某些口服血糖剂在孕期是安全的,比控制不佳的糖尿病对胎儿发育产生的危害更小。已证明一种新改进的磺酰脲类药物优降糖是胰岛素疗法的有效替代物。同时,采用口服二甲双胍已显示出可喜的成果。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孕期服用二甲双胍能减轻妊娠期糖尿病症状。
最近的一些随机对照试验表明,相比于胰岛素注射,妇女更倾向于选择二甲双胍片剂,并且二甲双胍具有胰岛素同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还没有关于经药物治疗的母亲对其后代长期影响的研究,尽管有对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并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的妇女随访其婴儿18个月的结果显示没有发育异常。但仍存在来自二甲双胍治疗并发症的长期风险。
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
一般情况下,当胰岛素受体非正常时即会引发妊娠期糖尿病。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一些患者无法平衡胰岛素需求,并继而发展为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是孕中期出现的一种常见现象,之后可达到非孕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水平。皮质醇和孕激素是主要因素,同时人胎盘催乳素,催乳素和雌激素也是诱因之一。同时,也有一些与2型糖尿病相似的解释:自身免疫性疾病,单基因突变,肥胖,或其他机制。
胎儿从母体获取葡萄糖增加;孕期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均增加,但肾小管对糖的再吸收率不能相应增加,导致部分孕妇排糖量增加;雌激素和孕激素增加母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因此,空腹时孕妇清除葡萄糖能力较非孕期增强,孕妇空腹血糖较非孕妇低。到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皮质醇和胎盘胰岛素酶等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下降。为维持正常糖代谢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妊娠期不能代偿这一生理变化而使血糖升高,使原有糖尿病加重或出现妊娠期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