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子痫是怎么回事 找对治疗方法是关键

时间:2016-11-22    作者:小鑫

  妊娠子痫是指孕妇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或新产后,眩晕头痛,突然昏不知人,两目上视,手足抽搐,全身强直、少顷即醒,醒后复发,甚至昏迷不醒的疾病,被称为“子痫”,又称“妊娠痫证”。妊娠子痫是由先兆子痫症状和体征加剧发展而来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妊娠子痫是怎么回事。

妊娠子痫是怎么回事 找对治疗方法是关键

  妊娠子痫是怎么回事

  妊娠子痫也叫妊娠毒血症,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多发生于临产前,有前驱症状,如面部肌肉跳动,下肢僵直,眼球上翻,两手握紧,两臂屈曲,数分钟后,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呼吸不畅等症状也会出现。发作时,患者瞳孔散大,神志不清,牙关紧咬,可能会咬伤舌头。

  中医认为,妊娠子痫多因患者肾阴亏虚,肝失濡养,心火独亢引起,也可因作息不规律,疲劳过度,饮食不节,忧思过度引起,而西医认为,妊娠子痫是先兆子痫发展而来的,而先兆子痫的发病原因与血栓素失衡、免疫异常、胎盘异常等因素有关。

  当患者GMP-140发生变化时,血小板就会被高度激活,呈活化状态,提示妊娠子痫可能发生。因此,要定期到医院检查,若血压≥21.3/14.6kPa,蛋白尿增高,即可确诊为子痫,要及早治疗。

  妊娠子痫怎么治疗

  妊娠子痫前期治疗:天麻钩藤饮加味,成分有天麻、钩藤、山栀子、茯苓、杜仲、川牛膝、益母草、桑寄生、黄岑,加生地、白芍、女贞子。方中桑寄生、杜仲补肾安胎,茯苓、夜交藤宁心安神,天麻、钩藤、生决明平肝熄风潜阳,山栀、黄芩清热除烦,适合肝肾阴虚,津液不足的前期患者服用。

  妊娠子痫发作后治疗:肝风内动型患者可用羚羊钩藤汤,主要成分有竹茹,桑叶,菊花,生地,石菖蒲,生龙齿,生石决定,白芍;痰火上扰型患者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主要成分有制半夏,茯苓,川连,竹茹,陈胆星,天麻;脾虚肝旺型患者可用菊花、石决明、龟板、大腹皮、白术、茯苓皮、生姜皮、陈皮。

  妊娠子痫严重者治疗:大承气汤加味,主要成为有厚朴、大黄、芒硝、当归、法半夏、陈皮,枳实。

妊娠子痫是怎么回事 找对治疗方法是关键

  妊娠子痫产后婴儿护理

  1、新生儿入室后每日沐浴1次,每日测量体温1次,严密观察情况;

  2、检查新生儿有无畸形,必要时进行探肛,了解有无并发症;

  3、新生儿24小时若无大小便,要通知医师,若有大小便,要保留样本;

  4、新生儿若出现呕吐症状,要严密观察呕吐物的颜色及量,同时,对呕吐新生儿喂奶时要抱起来,喂奶后要拍驱气;

  5、新生儿若全身出疱疹,可能是母亲遗传的,要排查原因,并对新生儿进行隔离;

  6、新生儿若颅内出血,尽量少移动TA,护理时只在床上做脐部位及臀部护理;

  7、严密观察新生儿有无出现尖叫,抽搐,呼吸不畅等症状;

  8、一旦有抽搐发生,应详细记录婴儿抽搐的部位及持续的时间;

  9、平日还要观察新生儿吃奶、肤色、精神状态等情况,避免新生儿突然发病;

  10、注意保暖,变温时要给新生儿添加衣物,还要注意新生儿饮食,以流质食物为主。

妊娠子痫是怎么回事 找对治疗方法是关键

  妊娠子痫产后注意事项

  1、密切观察价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保留排出物;

  2、鼓励产后自己小便,如产后6-8小时没有尿液,可帮助产妇坐起或用温开水冲洗外阴;

  3、每日测体温、脉搏2次,体温在37.5摄氏度以上,每4小时测1次,并及时通知医生;

  4、每日冲洗会阴1次,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感染情况,若有感染要使用药物治疗;

  5、若产后出血,平卧在床上,按摩子宫,挤出宫腔内积血,并查找出血原因,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

  6、每日最好保持膀胱空虚,若膀胱充盈,要及时导尿,避免不良情况出现;

  7、按医生嘱咐及时输液,做好输血准备,必要时给予氧气;

  8、并发感染,可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抗生素不宜多用,少剂量使用为宜。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