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毒是产后急性过敏重症的俗称,主要反映为各种皮肤变态反应,例如浔麻疹、泡疹等,这种反映通常出现在有过敏体质或有过敏史的产后妈妈们身上。古人认为其发病与胎妊期间母体的热毒有关的某些婴幼儿疾病,如疮疖、痘疹等。那么,你对胎毒了解多少呢?什么是胎毒,如何去胎毒呢?别着急,跟着育儿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胎毒是什么
在医学上是没有“胎毒”这种说法的。所谓“胎毒”,其实就是婴儿脂溢性皮炎,症状表现为在婴儿皮肤上的皮疹现象,这种病症可能与母亲的内热体质有关。
民间说的胎毒,从中医上讲,即为内热。“清胎毒”在南方比较流行,老一辈人认为南方的气候和水质属于热性,很湿热。所以,孕妇在分娩前都要做去胎毒的工作,否则宝宝出生后皮肤就容易长疮、红疹等。其中最为流传的一款清胎毒方:一小撮白莲须加一个鸡蛋,三碗水煲成一碗水,快要煲好时加冰糖或红糖即可。民间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清胎毒”方法。
从西医的角度看来,怀孕期并没有所谓的胎毒。如果孕妇在孕期大鱼大肉大吃大补,吃过多的孕妇奶粉,食用过量的辛辣和煎炸食物,就会加重身体内的热气,很有可能会传给胎儿,而导致宝宝湿疹等。虽然会导致湿疹,但西医并不建议孕妇食用含有药物成分的食物来去除。建议在孕期的饮食上注重科学合理膳食,既要吃一些补的食物保证营养的摄入,同时也应多吃各类蔬菜、水果,确保摄入各种营养素。
▎导致胎毒的原因
导致胎毒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排解胎便的时间很慢,而且肝肠的循环不是很迅速,这样的话黄疸的症状就会加剧。
2.正常菌群未形成,胆红素就会从胆道流到肠道,然后在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了粪便排出人体,导致黄疸变得更加严重。
3.如果孩子是喝乳汁,由于乳汁中的葡萄糖醛酸酶很活跃,那么肠道中的胆红素吸收会更加强大,黄疸的症状也会加重。
4.药物VK也可以使黄疸变得更加严重,但是对孩子来说可能性小。
5.有一些新生儿ABO血型不合,其黄疸与母乳性黄疸的病变有关。
6.宫内感染也会导致胎毒,例如巨细胞病毒。
7.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者患有某种遗传代谢性疾病。
8.感染感冒综合征,致使体内胆红素变多,转氨酶出现异常情况。
这些因素所导致的主要症状就是孩子出现白便,而且肝肿大。有些家长可能不知道什么是白便,有些已经明显可以认定为白便的粪便家长却仍然认为是黄色的粪便,这样的话也会加重孩子的病情。
▎如何去胎毒
1.怀孕期间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多吃瓜果蔬菜,豆类食品含有比牛奶更为丰富的蛋白,而且大豆蛋白是最安全最有营养的蛋白,所以多吃豆类食品。
2.每天一定要喝足8杯水。
3.孕晚期喝一些诸如绿豆汤、莲子粥等清火的汤水。
4.避免或尽量少吃平时没有吃过的东西。
5.不吃不新鲜的海产。
6.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新陈代谢。
7.使皮肤尽可能地少受各种刺激,例如:热水烫、冷风吹等等。
8.从菜花中可以摄取大量维生素K1,口服适量葡萄糖酸钙,这些都可以有效降低皮下血管致密度,避免皮肤变态反映的最终形成。
9.特别强调:生产后,下奶前,尽量狠狠心不要给孩子吃奶粉或牛奶,因为即使在吃母乳之前吃了30毫升的牛奶,也会在孩子血液中形成完整的蛋白抗体,使孩子也有了过敏体质。孩子先吃母乳,母乳不足时再吃奶粉或牛奶则完全不同。别小看这一前一后,它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