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便秘是怀孕期间女性时常发生的症状之一。发生便秘时,准妈妈会感觉到排便量减少、排便困难,腹痛腹胀,精神上会变得烦躁、焦虑不安。随着分娩日期的临近,孕妇便秘的状况可能会愈发严重,甚至十几日都无法排便。那么,关于孕期便秘的治疗方法,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孕期便秘的治疗方法
一、改善生活方式
1、晨起定时排便定时排便,在晨起或早餐后如厕。由于早餐后结肠推进动作较为活跃,易于启动排便,故早餐后一小时左右为最佳排便时间。不要忽视便意,更不能强忍不便。更为重要的是蹲厕时间不能过长,不仅使腹压升高,还给下肢回流带来困难。最好采用坐厕排便,便后用免蹲洗臀盆清洗会阴部和肛门,既卫生又避免长久下蹲增加腹内压。
2、同时适当增加身体的活动量多活动可增强胃肠蠕动,睡眠充足、心情愉快、精神压力得到缓解等都是减轻便秘的好方法。
3.保持放松心态排便时要保持放松的心态,即使未排出也不要紧张,否则便秘会更加重。
4、安排合理的饮食禁辛辣食物,多吃含纤维多的食物,如苹果、萝卜等蔬菜、香蕉等水果、蜂蜜、豆类等。
5.多补充水分每日至少喝1000毫升水,让体内水分补充,是减轻便秘的重要方法。
二、药物治疗
如果便秘无法减轻,就必须立即就医,遵医嘱服用通便药物。切不能随意使用泻药,特别是在怀孕晚期。因为大多数泻药都有引起子宫收缩的可能,易导致流产或早产。有些泻药还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口服缓泻的药物,如乳果糖、果导片等,该药直接在胃肠道内产生作用而不被吸收,对胎儿无毒副作用。中成药如麻仁丸等,
中药:如火麻仁、瓜姜仁等均有减缓便秘的功效。在治疗便秘时,不要口服润滑性的泻药,如蓖麻油、液体石蜡等,这样影响肠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宝宝的营养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而服用导泻剂或者强刺激作用的润肠剂,会使胃肠蠕动增强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或早产。润滑性泻剂(液体石蜡),减少准妈妈对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使新生宝宝易发生低凝血酶无血症(因缺乏维生素K)而致出血。从中医而论,妊娠期妇女脏腑、经络的阴血下注冲任以养胎元,故"血感不足,气易偏盛"。妇产病本以补肾滋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为治则,妊娠期发生便秘尤应注意滋肾、健脾、调理气血。妊娠期便秘主要可分为血虚阴亏、血热肠燥、脾肾两虚、气机郁滞等四个证型进行辨证施治。
处方1.轻松开塞汤熟地15克火麻仁12克玄明粉12克(后下)蜂蜜30克(冲)
处方2.养血五仁汤桃仁10克杏仁10克柏子仁10克松子仁10克郁李仁10克首乌30克当归10克
处方3.通秘饮熟地黄30克当归30克玄参30克白芍30克丹参30克桃仁9克红花9克甘草9克苏子6克杏仁6克
▎如何缓解孕妇便秘
1.加强锻炼:宝宝并没有像我们想象得那么脆弱,怀孕后,准妈妈们仍需要进行少量的锻炼。运动可以加强肠胃的蠕动,提高准妈妈们的身体素质,对便秘对宝宝的健康都好。不过孕期的运动要适量,尤其是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妈妈们要避免激烈运动。
2.多喝水:大便的水分被吸收是其干燥难解的主要原因,准妈妈们每天都要保证喝足够多的水,最好定时定量的喝,合理分配饮水的时间和量,大口的喝水。这样,水分能够比较高效的达到结肠,软化大便,便可能会比较好排出。
3.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每天早上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水,再去坐便器上坐一会,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科学家研究表明,晨便的排毒效率最高,准妈妈们就算不想大便也可以去坐便器上做一会,培养大便的感觉,久而久之能形成晨便的条件反射。而早晨空腹喝的第一杯水可以清肠补水,唤醒沉睡的消化系统,对身体很有好处。
4.平和的心态也很重要:便秘会使心情变的烦躁、焦虑、低落,而这样的心情反而会加重便秘的症状,这是一个死循环。就算出现便秘的症状,准妈妈们也不要太焦急,找点喜欢的事情做做分散注意力,放轻松,回避掉不良的情绪,防止排便困难变的更严重。
5.保持规律的作息:有时候作息的紊乱也会影响准妈妈们排便。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某天因为某件事情很晚才睡觉,第二天醒来感到乏力,精神状态不好,排便也变的困难了。这种情况同样会发生在准妈妈身上。准妈妈们要尽量避免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打扰正常的作息规律,坚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