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母婴阻断 母婴传播的疾病还有哪些

时间:2017-06-03    作者:小鑫

  大家都知道艾滋病是会通过母婴传播的,那么患有艾滋病的孕妇怀了孩子,严重的会造成胎儿死亡,如何才能做到母婴阻断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艾滋病的母婴阻断措施有哪些。

艾滋病的母婴阻断

  艾滋病的母婴阻断

  母婴传播疾病有哪些

  1、艾滋病母婴传播是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之一。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如果不及时进行母婴阻断,传染给孩子的几率很大。对于检测出的阳性孕妇,疾控部门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及时控制了艾滋病的二代传播。

  2、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主要包括4种途径:妊娠期胎儿受到宫内感染;分娩期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接触到母亲的血液、羊水和分泌物而感染;产褥期婴儿在喂养的过程中被感染;日常生活中受到母亲的唾液、血液以及其他体液感染。

  3、性病母婴传播是性病的传播方式之一,患有性病或生殖器官传染病的母亲,在自然分娩时,阴道内的病原体可感染产儿,致使产儿发生相应疾病,产儿受感染的组织与器官常见有眼、耳、尿道、生殖器官及皮肤。

  性病的母婴阻断

  1、首先夫妻双方要加强道德修养、洁身自爱,不搞婚外性关系,并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性病。

  2、不洁性行为时,要使用安全套。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安全套,预防性病的有效性超过90%。性交后立即排尿、淋浴或冲洗生殖器,用酒精或其它皮肤杀菌剂涂擦或清洗,也可降低性病的传染性。

  3、提倡婚前检查、尤其是性病检查。如一方发现性病,应及早规范治疗,避免传染给对方。

  4、怀孕前,夫妇双方最好到医院做必要的身体检查,包括性病项目筛查,以排除有无性病的潜伏或隐匿性感染。如有感染需双方进行治疗,治愈前要避免性接触或使用安全套,治愈后才能怀孕。

  5、孕妇应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必须输血时一定要确认血液或血液制品是经过梅毒、艾滋病等严格检验的;如果一定要使用如针头、注射器这样一些刺穿皮肤的器具,要坚持对器械进行消毒处理;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者严格遵守一人、一针、一管和一用一消毒的规定;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针具进行静脉吸毒。

  6、产前保健时,至少做一次性病项目的筛查,(目前我市对所有孕妇均实施梅毒及艾滋病的免费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妊娠期的性病感染,一旦发现需及早进行正规治疗,以免胎儿感染及使已感染的胎儿得到有效治疗。必要时需终止妊娠。

  7、孕妇性病治疗原则:诊断必须明确。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治疗剂量必须足够,疗程必须规则。治疗后要经过足够时间追踪观察,确保彻底治愈。传染源及性接触者需接受检查或治疗,治疗前及治疗期间禁止性交。所生婴儿需接受检查及随访,以确定有无感染。

  8、对患有性病的新生儿应立即给予规范治疗,并注意定期追踪随访,确保完全治愈。

  9、妊娠期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裤。妊娠晚期宫颈口略为扩张,为避免感染不要使用盆浴和进行性交。

  10、临产破水后,要及时到医院待产卧床休息。必要时采取措施使胎儿尽快娩出,减少感染机会。因有些性病传给新生儿危险性的大小取决于分娩方式、羊膜破裂时间。羊膜破裂时间越短,小儿发病危险性越低。有些性病,产道分娩也会增加新生儿感染的机会,必要时要考虑剖腹产。

  11、做好新生儿点眼,预防新生儿眼炎的发生。出生后应立即用1%硝酸银溶液滴眼或1%四环素眼膏、0.5%红霉素眼膏外搽预防。

艾滋病的母婴阻断

艾滋病的母婴阻断

  艾滋病的母婴阻断

  孕妇在怀孕早期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可自愿选择是否继续怀孕。如果选择继续妊娠,应到当地承担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任务的医院或妇幼保健机构,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服用抗病毒药物、住院分娩以及产后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传播的措施,可大大减少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的机会。对所生婴儿实行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并在婴儿第12和第18个月进行免费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发展中国家的艾滋病感染孕妇如果不做有效的干预,其母婴传播率可达30%至40%。接受全程干预的艾滋病孕妇,包括妊娠早期的检查和咨询,孕期的服药和化验,分娩期的产妇和新生儿处理,产后的母子用药和人工喂养等,将有可能将母婴传播率降低到2%至3%。

  孕期阻断措施

  1、及早发现HIV感染孕妇。及早对已知拟生育孕妇在自愿知情的情况下进行HIV抗体检测,对确诊HIV感染者应及时进行上报、登记及资料保密工作,同时建议其配偶接受相关的咨询和检测。

  2、对HIV感染及艾滋病孕妇规范化应用ART。对每一位抗HIV阳性的孕妇都应该进行ART或预防用药的咨询服务,使其知晓ART的收益与风险,并签署《免费抗病毒药物预防治疗同意书》。

  3、孕期避免进行介入宫腔操作,防止孕期先兆流产,胎盘早剥等。

  病情不需要抗-HIV病毒治疗者孕期应用ART指南尚不需要治疗的HIV感染者(艾滋病临床Ⅰ期或Ⅱ期或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3),建议在妊娠14周开始实施预防性ART用药方案,减少HIV的母婴传播。

  病情需要抗-HIV病毒治疗者孕期应用ART指南在孕前已经应用ART的艾滋病患者意外怀孕后,应对其进行HIVRNA定量测定(病毒载量测定)、CD4+T淋巴细胞检测、肝肾功能、血常规、胸片等全面检查,并请艾滋病专科医师会诊,评估其身体状况是否适合生育。可生育者,应将其治疗药物更换成WHO推荐的HIV妇女妊娠期ART+婴儿预防用药的方案,可继续妊娠。

  对于孕期新发现者,按WHO推荐的妊娠妇女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3或伴艾滋病第3~4期表现,无论其处于妊娠哪个阶段都应立即给予治疗,选择WHO推荐的HIV妇女妊娠期ART+婴儿预防用药的方案。

  ART方案的一线药物方案治疗HIV感染的孕妇具有高效应和低风险的优点,并可避免母婴垂直传播,对母体和胎儿的潜在性毒小。但妊娠3个月内不推荐以依非韦伦(EFV)为基础的方案,可用奈韦拉平(NVP)代替。

  孕期应严密监测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疾病进展情况、胎儿发育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关于艾滋病的母婴阻断就介绍到这里,如今很多年轻人在生活中遇到了不懂的常识都会选择上网查询,那么我们网站将为你带来最专业的相关知识。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