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营养与体重控制 孕妈咪必须知道

时间:2017-05-19    作者:小鑫

  对于备孕成功的准妈咪来说,该如何安全渡过怀胎的十个月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整个孕期期间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就让小编针对于孕期营养与体重控制做一个详细的解释。

  孕期营养及体重状况的现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膳食营养日益重视,尤其是孕妇。但由于很多人缺乏合理的孕期营养认知,孕期营养过剩及体重增长过多对于母儿的不利影响日益突出。营养过剩会造成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难产及产后出血等一系列严重的妊娠及围生期并发症。

孕期营养与体重控制

  孕期营养与体重控制

  据调查显示,87.1%的孕妇认为营养好就是要吃得多、贵、精、细;27.3%的孕妇认为为满足胎儿的营养, 孕期体重可以无节制地增长[1];20.5%的孕妇对孕期锻炼不够重视[2]。中国73%的孕妇体重增加超过了WHO标准,巨大儿发生率7-10%[1,2];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很多地区达到50-60%;孕期体重增长≥15kg和<15kg的剖宫产率分别为80%和56%[3]。

  孕期营养与体重增长对母体及其子代的后继健康的影响

  孕期营养过剩不仅表现为母体体重增长过多,增加孕妇罹患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甚至重度子痫前期的风险;而且也使胎儿宫内过度发育,体重增加过多形成巨大儿。巨大儿出生容易有产伤如骨折、肌肉损伤等,并增加剖宫产的手术机率,为剖宫产的一些远期并发症如切口妊娠、凶险性前置胎盘等埋下隐患。巨大儿出生后又容易出现低血糖、低血钙、红细胞增多症等合并症。

孕期营养与体重控制

  孕期营养与体重控制

  人类疾病起源研究证明胎源性疾病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作为胎儿期生长环境的孕期的营养状态,尤其是营养摄入过多可能成为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不良环境,这种环境与胎儿遗传因素发生交互作用改变胎儿的代谢模式, 引起胎儿机体内结构和功能的永久变化, 为成年慢性病如心血管系统异常、脂代谢及糖代谢异常等的发生埋下伏笔。子代在出生后所携带的疾病基因又遗传给下一代,由此形成了母体-子代-子二代的生命遗传影响模式。

  孕期的营养需要与体重管理

  足月妊娠分为早(孕12周前)、中(孕13-28周)及晚(孕28—40周),整个孕期平均增重约12.5kg。孕早期体重增长较慢约0.5千克;孕中期母体体重增长约4-5千克;孕晚期体重增加约5千克。在符合孕期生理变化的基础上,孕期的营养能量供给必须同时满足胎儿及母体生殖器官生长+代谢耗能+脂肪储备的需求。根据2007年《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推荐:整个妊娠过程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占55-65%。蛋白质摄入孕早期平均每天增加5g,孕中期增加15g,孕后期增加20g,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应>1/3蛋白摄入量。脂肪占孕期营养的20%~30%,饱和、单不饱和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应为1:1:1,以保证营养平衡对于胎儿宫内正常发育的支持。并注意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碘及各种维生素的适量补充。孕早期主要依据孕妇个人喜好选择促进食欲、易消化并清淡可口的食物、少食多餐、注意补充叶酸和维 生素B12,防止酮症酸中毒。孕中晚期注意补充铁和钙,保证鱼、禽、肉、蛋、奶、海产品的摄入和适宜的体重增长。

孕期营养与体重控制

  孕期营养与体重控制

  孕期营养与体重控制不仅影响着母胎的健康,而且对母子两代人的生命生活质量都有深远的影响,孕期体重的增长程度比较直观地反映了母胎营养的情况。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