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宝宝2—3天,甚至4—5天不排大便也没有痛苦表现,排出的大便仍然是黄色软便,没有硬结,量也不是特别多,这种现象称为攒肚。
这是因为宝宝满月前后至两个月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消化能力的提高,能对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剩下的残渣并不多,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所以宝宝排便的次数也会有所减少。
同时也说明妈妈的母乳质量相当好,营养均衡,宝宝的消化能力又很好,才导致宝宝的肠蠕动不充分(因为太好吸收了,不用充分蠕动),致使出现“攒肚”的现象。
1、定时把大便,训练孩子尽早形成好的排便习惯。
2、腹部按摩帮助肠蠕动。(1)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由左向右旋转摩擦,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3回。(2)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
3、胖宝宝“攒肚子”,可以两次奶之间喂一些白开水或菜水、果汁。
4、如果孩子不大便是因为母乳不足,可及时增加配方奶;如果宝宝已经3个多月了,还可以加大米汤。5、刺激肛门排便。
小编总结:小宝宝肠胃刚刚开始发育,消化不好,因此父母在喂养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的哺喂姿势,养成按时哺乳的习惯,防止宝宝喝奶时大哭大闹空气进入肠道。平时多帮宝宝按摩小肚子。如果宝宝有呕吐,发热,腹部发硬等异常情况出现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