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生儿心肺复苏 注意事项有哪些

时间:2016-02-22    作者:小芳
什么是新生儿心肺复苏 注意事项有哪些

什么是新生儿心肺复苏

  新生儿心肺复苏是指在心跳呼吸骤停,患儿突然呼吸及循环功能停止,这时候就需要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包括采用一组简单的技术,使生命得以维持的方法。

  婴儿和儿童心脏病很少见,该年龄级的心搏骤停主要由于呼吸的原因而导致心肌缺乏氧供所致。呼吸问题可继发于哽噎、气道疾病、肺部疾病、气道或颅脑损伤。假如婴儿停止呼吸,即可在极短时间内停止心搏,如果能及时对这些患儿进行人工辅助呼吸,便可避免心搏停止。

什么是新生儿心肺复苏 注意事项有哪些
 

  在心肺复苏中,1岁以内的小儿称为婴儿,1-8岁为儿童。其心肺复苏处理基本同成年人。

  基本生命支持儿童基本生命支持包括一系列支持或恢复呼吸或心跳呼吸停止儿童的有效的通气或循环功能的技能。任何一个受过训练的医务人员或非医务人员都可以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它对伤病儿童的最终恢复是非常重要的。当心跳呼吸停止或怀疑停止时,同样需要迅速将患儿送到能给以进一步生命支持的医疗机构。

  高级生命支持为心肺复苏的第二阶段,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参与此时的抢救工作,并且常有明确的分工,协调处理呼吸、胸外心脏按压、辅助药物应用、输液、监护及必要的记录。

什么是新生儿心肺复苏 注意事项有哪些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复苏很少用药,心动过缓往往由于肺膨胀不佳和缺氧所致,建立有效通气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正确初步复苏后心率仍<60 bpm,可以使用肾上腺素和/或扩容治疗。个别情况时才考虑应用碱性液体、麻醉品拮抗剂或血管收缩剂治疗。

  新指南指出静脉途径应用肾上腺素(0.01-0.03mg/kg/次)疗效肯定,作为首选途径,如果无法实施静脉途径,可以考虑气管内给药,剂量加大至 0.1mg/kg/次,而且这种给药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评估。纳洛酮不作为呼吸抑制的常规用药,仅在母亲分娩前4小时内应用过麻醉剂,而且通过正压通气后心率恢复、肤色转红润,呼吸抑制持续存在的婴儿使用,没有证据显示气管内给药的效果,故不推荐气管内给纳洛酮。

什么是新生儿心肺复苏 注意事项有哪些
 

  低温疗法可能降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程度,但没有充足证据推荐复苏后常规应用低温疗法,对哪些婴儿以及何种低温方法更有效仍需进一步研究。体温过高可以加重缺氧缺血脑损伤的程度,目标是获得正常体温,避免医源性发热(体温过高)。

  尽管采取了各种传统保暖技术,极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1500g)极易出现体温不升,基于这一原因,新指南特别推荐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增加保暖措施,如使用暖气设备、食品级聚乙烯塑料保暖袋等。所有的措施目标是保持正常体温。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