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生儿颅内出血 如何护理

时间:2016-02-22    作者:小芳
什么是新生儿颅内出血 如何护理

什么是新生儿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是新生儿脑损伤的常见形式,与围生期窒息和产伤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硬脑膜下出血、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出血及混合性出血,这病在早产儿中较多见。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后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和出血的部位,但只要积极干预,就能提高治愈效果。如果出血量多或脑实质、脑室部位出血,会给患儿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据有关资料的统计,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儿中约有30%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什么是新生儿颅内出血 如何护理

颅内出血的8大护理

  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改善新生儿颅内出血有着很大的作用,正确的护理有利于患儿恢复,爸妈们千万不能焦虑过度而出现护理上的失误,进而导致病情加重。

  1、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改变,如意识形态、眼症状、囱门张力、呼吸、肌张力和瞳孔变化。仔细耐心观察惊厥发生时间、部位,避免漏诊。定期测量头围,及时记录阳性体征并与医生取得联系。

  2、保持绝对静卧:减少噪声,一切必要的治疗、护理操作要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静脉穿刺最好用留置针保留,减少反复穿刺,避免头皮穿刺,以防止加重颅内出血。

  3、合理用氧:根据缺氧程度给予用氧,注意用氧的方式和浓度。病情好转及时停用。

什么是新生儿颅内出血 如何护理
 

  4、合理喂养:根据病情选择鼻饲或吮奶喂养,保证热量供给。

  5、准时用药确保疗效。

  6、维持体温稳定:体温过高时应予物理降温,体温过低时用远红外辐射床、暖箱或热水袋保暖。避免操作后包被松开。

  7、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物品压迫胸部,影响呼吸。

  8、健康教育:鼓励坚持治疗和随访,有后遗症时,教会家长对患儿进行功能训练,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减少异常分娩所致的产伤和窒息。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