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呕吐的食疗法
一、伤食吐
特点是呕吐物酸臭,不思乳食,恶心腹胀,气出秽臭。吐前不安,吐后安静,大 便酸臭。治宜消食导滞,和胃止呕。
1、山楂糖。
生山楂500克,生姜20克,白糖250克。将白糖加水煎成稠汁,入山楂末、姜汁 搅匀倒入盘中,晾凉切块即可。适用于伤肉食及伤乳食。
2、山楂神曲粥
山楂30克,神曲15克,粳米100克,红糖6克。先煎山楂、神曲,取汁去滓 ,后煮米沸开,和入药汁,煮成稀粥,加糖,趁热食。
3、生萝卜捣碎取汁
或萝卜子30克微炒,水煎频服。治豆类或面食所伤。
4、生姜5片水煎片刻,少量多次服,或在牛奶中加姜汁3~5滴,止吐奶。
5、鸡内金10克,炒麦芽10克,水煎,频饮。治一切饮食所伤。
6、家庭常备中成药
小儿消食片、小儿化积口服液等。
二、胃热吐
表现为食入即吐,吐物酸臭,口渴喜饮,牙龈肿痛,口臭,面红唇赤,小便黄少 ,大便秘结。治宜清热和胃,降逆止呕。
1、鲜苇根90克,水煎浓汁,代茶饮。
2、竹茹粥:鲜竹茹30克,粳米50克。先用水煮竹茹取汁去滓,入米煮粥,少量多次服。
3、鸡内金烧灰,黄酒送服,日3次。
4、荸荠适量,水煎,少量多次服。
5、柠檬绞汁,少量多次服。
三、胃寒呕吐
特点是,多由过食生冷或腹部受寒引起,表现为呕吐物不消化,无明显腥臭, 呕吐时发时止,腹胀,不思饮食,大便亦稀薄。治宜温中散寒,和胃止呕。
1、丁香姜糖,丁香粉5克,生姜末30克,白糖250克。先将糖水熬稠,放入姜末、丁香粉调匀,再继续熬至用铲挑起即成丝状而不粘手时停火,将糖倒在表面涂过油的瓷盘中,稍冷却 后,将糖切成条,即可。
2、苏叶饮鲜紫苏叶30克,水煎,少量多次服。
3、核桃1个烧成炭,研细末,用姜汤送服。
4、大蒜1头煮熟,用开水冲蜂蜜,送服大蒜。
5、鲜生姜汁频服。
6、姜蒜牛奶羹:韭菜250克,生姜25克,洗净切碎,捣烂,用纱布绞汁,放入锅内,加牛奶 250克,加热煮沸,趁热饮服。
四、肝气犯胃型呕吐
1、合欢花粥。
干合欢花20克,或鲜合欢花4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水煎煮成粥,分次内服。
五、惊慐型呕吐
1、龙骨粥。
生龙骨30g捣碎,用水煎煮1小时,澄清去渣取汁,将所取汁加糯米100g,红糖适量,煮成稠粥,早晚服用。
2、酸枣仁粥。
酸枣仁15g,用纱布袋包扎,粳米50g,水煎煮成稠粥,取出纱布袋,加红糖适量,每日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