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贝出生后,很多新妈妈总是很担心宝贝的生长发育状况,而宝宝的体重是衡量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想知道宝宝的体重是否符合标准吗?新生儿体重不长的原因有哪些?宝宝体重不长怎么办?
●新生儿体重不长的原因
宝宝出生体重,主要受以下几种原因的影响:
1.孕妇的初产年龄:产妇初次生产年龄不到30岁,新生婴儿体重随着产妇年龄增长;倘若超过31岁,准妈妈的年龄增长就和婴儿体重成反比。
2.怀孕周数:胎宝宝在妈妈体内待的时间过短或者是过长,都会对新生宝宝的体重产生影响。孕妇妊娠35—39周,腹中孩子的体重随孕周的增加而增长;胎龄为40—43周的宝宝,体重增长变慢;胎龄44周后,体重反而减少。
3.胎次及多胎:理论上,第二胎宝宝比第一胎重。而多胞胎新生儿体重一般都较低。
4.准妈妈的健康情况:如果孕妇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新生儿体重将偏低。如果感染病毒等,也会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5.准妈妈的爱好:产妇不宜吸烟,如果产妇吸烟,对胎儿体重有影响,可能造成新生儿体重轻于正常宝宝。
6.胎儿性别:一般新生的女宝宝体重会比新生的男宝宝体重低0.11kg。
7.准妈妈的营养状况:女性节食或者偏食都可能导致自身营养不良,新生儿体重当然会相应偏低。
●新生儿体重不长怎么办
若宝宝没有明显的患病原因,体重就是长期不增长,家长可带孩子求医。医生会给宝宝做身体检查,也会询问你一些问题,来确定其是不是很健康。如果出现健康问题,还需要确定具体的原因。一般医生判断孩子的身体状况,除了参考生长速度,也会参考很多因素。
1.参考发育里程碑
若自己的宝宝与其他同年龄段的孩子体重差别不大,且其他方面也很正常,那么孩子暂时体重不增长可能也没什么多大的问题。
2.观察生长曲线,寻找根本原因
如果医生发现小朋友生长发育没有达到正常水平,那么就会去找到其不长体重的根本原因。可适度给不到三周岁的孩子补充营养,因为三岁前,孩子身心发育非常关键。仔细观察生长曲线图,如果小朋友的重量处于同龄孩子中最轻的3%,或者是比相对应身高的标准体重少20%,这类孩子体重不增长就会被医生确诊为“低体重”或“营养不良”。
3.遵医嘱检查监测
如有需要,医生可能也会对宝宝的血液 、尿液等进行检查,也会衡量宝宝某一时段的热量吸收情况。医生还有可能需要观察妈妈喂宝宝母乳或者是给宝宝喝奶的过程,来确定宝宝的下巴是否可以正常的活动,或者是宝宝是否吮吸困难。
4.自责不如治疗
当知道宝宝营养不良或是发育缓慢,确实很让人焦心无措。这个时候,不要自责或是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只要找到宝宝体重不增加的原因,就可以对症下药。除了治疗宝贝生理上的疾病,如果有需要,还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增加宝贝的热量摄入。
5.适时增加配方奶粉或食物热量
为了帮助宝宝恢复正常体重,当母乳还是不能满足宝宝的需求时,妈妈们还需要额外增加配方奶粉;针对已经开始吃辅食的宝贝,在保证宝宝有足够奶量的同时,也需要在宝宝适应的食物中添加富含热量的食物。根据宝宝的实际月龄需求,尝试喂食牛奶、鸡蛋、面包等谷制品。
6.短时间体重增幅缓慢不代表不达标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的体重增长缓慢,不一定代表着宝宝的体重一直达不到标准。事实上,宝宝体重不达标一定有原因。一旦问题解决掉了,宝宝就会“加速”发育直至达标。有了医生的专业诊断及治疗,再结合妈妈的悉心呵护,相信很快就能解决宝贝不长体重的状况。
●新生儿体重的标准
判断宝宝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有很多标准,宝宝的体重、身长、头围、上壁围……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小朋友的发育情况,而在这些之中,体重和身长尤为重要,这二者可以反映出宝宝发育的重要情况。
下面附一张我国城市儿童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的计量表(长度:厘米 重量:公斤),供妈妈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