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足跟血筛查正常值 为了筛查两种疾病

时间:2016-08-27    作者:小鑫

  相信有许多家长都不知道什么是足跟血。其实足跟血主要是指在婴儿出生后的72小时左右采集出婴儿的足跟的血液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是新生儿中比较常规的一种检查。主要针对一些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一般通过足跟血是可以检测出来的。这样就能更好地及时发现和及时治疗,从而可以减少疾病对婴儿的伤害。

婴儿足跟血筛查正常值

图片来源于华盖

♦婴儿足跟血的采集方法

  足跟血采血时间在出生3~7天之内,并且新生儿充分哺乳。对于各种原因(早产儿,低体重儿,提前出院者等)没有采血者,最迟不宜超过出生后20天。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通过分娩医院采集新生儿足跟血(将血滴在特殊纸片上,再将血片送至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检测)。

  1、左手握足底;

  2、采血时左手握足底挤压,同时右手握紧同侧小腿,用力适度,并且间歇性放松;

  3、用左手食指与中指配合夹住小腿自胭窝沿小隐静脉向下推至踝关节夹紧,回集血液,并阻止血液回流;

  4、足部加温,不需挤压让血自然流出;

  5、洗澡后用温毛巾采血点局部热敷采血;

  6、在常规采血的基础上给新生儿定时哺乳、沐浴、酒精按摩足跟后采集血液。

婴儿足跟血筛查正常值

图片来源于华盖

♦婴儿足跟血筛查什么

  目前足跟血的筛查并不能检测每一项疾病,目前我国列入筛查范围的项目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俗称“呆小症”,是由于甲状腺素的分泌减少或完全缺乏,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如果没有及时干预和治疗,随着年龄增长宝宝将会进一步出现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落后的表现。

  患有苯丙酮尿症的宝宝尿液会出现难闻的鼠尿味,并伴有毛发特别稀黄的症状。如果延误治疗,宝宝出现的智力损害将是不可逆的。

婴儿足跟血筛查正常值

图片来源于华盖

♦婴儿足跟血筛查正常值

  采足血是为了查看是否有血液病。宝宝在出生超过72小时以上,并且在不超过满月内,采集足跟血,为了筛查两种疾病:先天性苯丙酮尿症和甲状腺功能低下。此两种病主要症状是呆傻、反应慢、发育迟缓等,检查出来国家免费治疗,治愈率达95%以上。如果不筛查,将来得病后是无法治愈的。一般采集足跟血后大约一个月一内出结果,如果化验为阳性,则怀疑相关疾病,需要复查,那就得再次采血,如果化验报告为阴性,就不需要再采血了。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通过分娩医院采集新生儿足跟血(将血滴在特殊纸片上,再将血片送至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检测)。医疗机构通过电话或信函方式通知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的宝宝家属,所以孕产妇及家属在分娩医院所留电话和通讯地址必须真实、有效。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的宝宝父母,应尽早带宝宝到当地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复诊,以免延误病情。筛查中心将为宝宝提供诊断和治疗。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