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脊柱和四肢检查目的 观察新生儿的成长

时间:2016-09-08    作者:小鑫

  新生儿脊柱和四肢检查目的是什么呢?新生儿出生后,妈妈们常会注意宝宝的背部,尤其是对宝宝腰后部骨头突起处,经常怀疑那是脊柱问题。其实,脊柱和四肢畸形是发生于骨、关节或软组织的畸形,它造成机体的躯干和四肢在形态上和功能上的异常状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下关于新生儿脊柱的两个日常问题吧。

新生儿脊柱和四肢检查目的

图片来源于华盖

◆新生儿脊柱和四肢检查目的

  脊柱:观察新生儿背部,注意有无畸形、强直、异常弯曲,有无叩击痛,有无脊柱裂、脊膜膨出等。

  四肢:观察新生儿手指及脚趾,看有无多指或并指(趾),双大腿能否摊平,以了解有无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新生儿脊柱和四肢检查目的

图片来源于华盖

◆新生儿抱着睡觉过久影响脊柱发育

  我们都知道,宝宝尚小,各方面发育都不完善,因此可塑性也特别大。此时的宝宝骨骼发育还没有成熟、没定型,如果宝宝的脊柱长期处于弯曲的状态,那么脊柱的发育就可能出现畸形、不正常弯曲等情况,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如果得不到正确的纠正,长大后就可能有脊柱侧弯、背驼等的现象。

  有些大人特别疼爱宝宝,而且宝宝也精灵可爱,他们就有一种长时间与宝宝亲密接触的倾向,抱着宝宝逛街、吃饭、睡觉等等,不过细心观察,这时宝宝的脊柱是弯着的。如果长时间“抱不离手”,让宝宝的脊柱长时间这样弯着,就会让脊柱弯曲,而由于这不是自然的发展过程,会导致大人抱着的姿势怎么样,宝宝的脊柱就怎么样弯曲。

新生儿脊柱和四肢检查目的

图片来源于华盖

◆新生儿脊柱发育规律

  在宝宝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脊柱会逐渐出现三个生理弯曲:2-3个月左右宝宝能够抬头,出现第一个生理弯曲——颈部脊柱前凸;6个月左右会独坐,出现第二个生理弯曲——胸部脊柱后凸;8-9个月时会爬,10-11个月能站立,这时会出现第三个生理弯曲——腰部脊柱前凸,12-16个月时能走路。就是这些生理弯曲的形成,能使身体保持平衡并直立行走。

  虽然宝宝在1岁以内就会出现这3个弯曲,但一直要到六七岁时,宝宝的脊柱弯曲才会彻底固定下来。所以,家长一定要结合身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为宝宝安排合适的运动,千万不能拔苗助长。如果没到相应的月龄,宝宝不宜过早地学坐、学站、学走,以免引起脊柱过度屈曲,这将影响宝宝的身高。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