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苗的接诊对象有哪些 最主要有两种

时间:2016-10-24    作者:小鑫

  很多家长对于麻疹疫苗接种的次数存在较大的疑惑,一方面生怕自己打得少,效果不明显或无效果;另一方面又怕打得多,对身体有副作用。那么,麻疹疫苗打几次?麻疹疫苗的接诊对象有哪些?疫苗后发烧正常吗?下面就让小编来详细解答这些问题吧。

麻疹疫苗的接诊对象有哪些

  麻疹疫苗打几次

  麻疹疫苗是减毒活疫苗,一旦接种有效可终身免疫,而一般情况下活疫苗只需接种一剂次就可以起效,但考虑到因机体因素及疫苗因素有可能令初次接种效价不高,所以麻疹疫苗需在18个月后进行加强接种,一般情况下麻疹疫苗接种两针获得免疫效价可达99%以上。因此,通过强化免疫再次接种麻疹疫苗,可以增加产生抗体的机会,降低感染麻疹的风险。

  麻疹疫苗的接诊对象有哪些

  麻疹疫苗的接诊对象具有较多类别,最主要的还是以下几种。

  1、 8月龄以上的易感者:初免年龄为8月龄,再免疫年龄为7周岁。也可8月龄初免,1.5-2岁再免疫1针以减少初免失败的易感者。

  2、病例发生后的应急接种:其对象是病人活动范围的易感者。流行地区接种率应在95%以上。接种时间愈早愈好,在首代病例出现后疫情尚未蔓延之前接种完毕。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7-14天,最长可达21天。接种疫苗后7-12天就可产生抗体,比感染后产生抗体的时间短,因此对易感者进行应急接种可控制疫情蔓延或终止流行。对麻疹潜伏期的儿童接种疫苗后一般没有不良反应,在麻疹感染后1-2天内接种疫苗可阻止病毒血症的产生,使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减轻。

麻疹疫苗的接诊对象有哪些

  没有注射过麻疹疫苗而又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和不宜接种疫苗者,可应用丙种球蛋白,但这种免疫力一般只能维持2-3周,此后如再接触麻疹患儿又可再次感染。因此,若以后无禁忌的8月龄以上儿童必须接种各种麻疹疫苗。

  接种麻疹疫苗后发烧正常吗

  接种麻疹疫苗出现发热反应,是正常现象。发热多在接种后5—12天之内出现,一般在第8天左右出现,体温一般在38度以下。发热不超过38.5度不用去医院,多喝水即可;热退,还可能出现红疹子,家长不要过于惊慌。小编提醒,接种部位出现的红肿、疼痛,持续2—3日可自行消退,个别较重者,可用75%酒精湿敷或热敷处理,不要搔抓、按摩等。

  罕见的接种反应包括一些轻度的局部反应,如红斑、硬结和触痛、喉痛及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极其罕见的有过敏反应、一过性的关节炎和关节痛。不宜接种麻疹疫苗者,如与麻疹患儿密切接触,可应用丙种球蛋白防止麻疹病毒侵害。丙种球蛋白保护作用一般只能维持2-3周。因此,若以后无接种禁忌时,应尽早接种。

麻疹疫苗的接诊对象有哪些

  在注射麻疹疫苗前不要空腹,注射后应该在现场休息30分钟;接种后两天内不要洗澡,避免剧烈活动,不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喝开水。接种后至少相隔2周后方可注射免疫球蛋白。

  麻疹疫苗的不良反应

  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一般麻疹疫苗的不良反应很少,个别人在接种6-10天可能出现发热、一过性散在皮疹和卡他症状等,持续不超过2天,一般不影响精神和食欲。当体温超过38.5℃,持续时间超过5天以上,或出现柯氏斑时,即认为是加重反应,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由于麻疹是减毒活疫苗,所以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是绝对禁忌的。另外与其他疫苗一样,儿童身体重要脏器有严重疾病,发热、患有其他传染病或恢复期时都不能接种或必须延缓接种。由于麻疹疫苗是在鸡胚中培养的,对鸡蛋过敏的小儿属麻疹疫苗禁忌症,对其他药物或食物过敏的小儿也要慎重。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