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救处理:目的是使抽风及喉痉挛得到缓解。在紧急情况下,家长应首先以指甲用力按掐鼻孔下方的人中穴;如有条件也可采用针灸疗法,针刺人中、合谷、印堂等穴位。
孩子出现吼痉挛时,应立即将舌尖从口中拉出,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对同时伴有高烧的孩子不要忘记给予有效的物理降温,可用酒精擦拭手脚心、腋下及大腿根处。
2、钙剂治疗:待抽风缓解后,应立即将孩子送往附近医院。医生根据病情,在初步诊断为婴儿手足抽搦症后,会即刻给予钙剂治疗。由于给予钙剂是最根本的疗法,甚至具有挽救生命的效果。因此,医生绝对不会一味强调,必须等待血钙的结果证实为本病时才开始补钙。
治疗时,首先静脉注射葡萄酸钙,根据病情及所测定血钙结果可连续用药2—3天。同时口服10%氯化钙溶液,每天20—30毫升,连服一周左右。氯化钙不但可以起到提高血钙的作用,同时由于其强烈的酸化作用,可促进钙的离子化,使血中的钙离子浓度迅速升高,惊厥就不容易复发了。一定要注意的是,氯化钙切勿长期服用,以免引起酸中毒。
最后必须强调,婴儿手足搐搦症在接受上述治疗以后,还必须继续给予钙剂及维生素D 的治疗,因为本病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这两种营养物质的缺乏。
预防手足搐搦症的方法,与预防佝偻病相同。对于婴幼儿腹泻应及时治疗,以防发生电解质紊乱。婴儿患各种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受损,以致25羟D的形成发生障碍,容易并发低血钙症,应及早补充维生素D2或D3。
1、普及预防措施
(1)加强宣传工作:包括对孕妇、围生期、乳儿期的合理预防佝偻病知识 具体落实在妇幼保健管理系统工作中。
(2)推广法定VitD强化食品:近年来北京儿科研究所营养研究室研制了维生素AD强化牛奶(AD奶),含VitA2000IU/L,VitD600IU /L,经试验证明,此种强化牛奶不再增加VitD制剂,是解决牛奶喂养儿VitA VitD缺乏以及防止其过量最安全、有效、方便 经济的方法,现已在北京推广,值得介绍各地应用。
(3)加强乳幼儿合理管理和喂养:母乳喂养至8个月,按时加辅食。
(4)加强小儿户外活动:集体儿童加强三浴锻炼(空气浴、日光浴、水浴)。
(5)预防和早期治疗乳幼儿常见病。
(6)城建部门对居室设计中应把日光照射角度考虑进去。在建筑群中应考虑设儿童(包括老人)绿化活动区,或于楼房平顶上建立儿童活动区。
(7)人工紫外线装置,应引入有条件的保托机构中去。
2、药物预防法
(1)孕期时强调户外活动:不仅是接受日光紫外线对佝偻病的预防作用,对机体还有更多裨益。尤以在妊娠末三个月,除日照外每日补充VitD400IU。
(2)新生儿期1—2周后:每日口服VitD400IU,或每日口服一次VitD3—5万IU,或每季度口服VitD10—15万IU。母乳及牛乳喂养儿日食乳400—500ml即不需补钙,一般钙剂皆不及乳中的钙易于吸收利用。夏秋季可充分利用日光照射。每年入冬后口服VitD10—15万IU,间隔2 —3月(即来年冬末)再投一次,连续三年为妥,在农村尤为适宜用此法。
(3)早产儿:双台以及消化道疾病患儿,可酌情略加VitD预防量,但切忌过量以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