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手足搐搦症和佝偻病的症状很相似,但却是两种不同的疾病,那么妈妈带宝宝去医院之后,医生又是怎样诊断鉴别的呢?一起往下看婴儿手足搐搦症如何鉴别诊断文章,希望能帮助到你。
婴儿手足搐搦症如何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大都属于两种情况
第一类为惊厥的鉴别诊断,详情可参阅惊厥章。在新生儿时期,鉴别时须特别注意生产性损伤、先天性脑部发育不全及败血症等。若为较大的婴儿,须特别注意各种急性病(如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起病时的脑症状、脑炎、热度不高的脑膜炎(如结核性脑膜炎,偶遇脑膜炎球菌脑膜炎亦可暂时缺乏高热)、婴儿痉挛症、低血糖症以及铅中毒等。在儿童时期尚须与癫痫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相鉴别。
第二类为喉部梗阻的鉴别诊断(详见呼吸系统疾病篇喉梗阻节)。手足搐搦症的喉痉挛以吸气性哮吼为主要症状,若同时并无惊厥,则可利用佛斯特氏征等以助诊断。
从病因来说,婴儿性手足搐搦症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的不足而致血钙低落。还有其他不同病因的手足搐搦症,如低镁性和碱中毒性手足搐搦症等,在临床表现上和婴儿性手足搐搦症相同。因此,有必要对此等不同病因的手足搐搦症做出鉴别。对每一个手足搐搦病例,应仔细研究临床上有关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佝偻病的存在为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特征。现将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以外的各种手足搐搦症略述如下,以作鉴别。应当注意,有时在一个病例中可能有几个病因同时存在。
1、甲状旁腺功能不全
所致的手足搐搦症如在进行甲状腺手术时误切了甲状旁腺,可使甲状旁腺素缺乏而致血钙低落。新生儿可能有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不足现象,因为在胎儿时期母亲的甲状旁腺功能加强,不需要胎儿的甲状旁腺发生作用。这种被动性的低功能现象在产后可保持数日。亦有人认为新生儿的甲状旁腺功能虽正常,但人体对甲状旁腺的调节作用反应较差,以致血钙不能维持正常水平。新生儿如用牛奶喂养,由于牛奶中磷的含量较高,以致钙不易吸收,血钙降低,终于发生手足搐搦。此外,还有原发性或原因不明的甲状旁腺功能不全症。以上三种病例,都有一个共同的血生化特征,即血磷增高,血钙减低,碱性磷酸酶正常。应以双氢速固醇(Dihydrotachysterol)或甲状旁腺激素治疗。
2、碱中毒性手足搐搦症
由于长期呕吐或反复洗胃而发生低氯性碱中毒,由于水杨酸中毒等所致的呼吸深长,发生呼吸性碱中毒,或由于输液不当,静脉点滴大量碳酸氢钠等,都可使钙离子(Ca )浓度下降而发生症状。
3、低镁性手足搐搦症
以肌肉抽动或惊厥为其症状。比较少见,易见于早产儿及小样儿。母亲往往有妊娠中毒症、糖尿病、甲状腺亢进症。偶见于用枸椽酸盐抗凝的血液换血的新生儿溶血症患儿,此时血液内镁和钙均降低而出现手足搐搦症(血清镁正常值为0.74~1.25mmol/L(1.48~2.5mEq/L))。也可由于腹泻迁延过久,或因酶的缺乏而致肠吸收不良等影响镁的吸收。亦有由于醛固酮增多症或原发性低血镁而发生惊厥者。患者血清镁降至0.74mmol/L(1.48mEq/L)以下,出现面肌抽动、手足徐动、血压高、心动过速等,经补钙无效,但注射或口服镁剂后即可控制症状。
4、慢性肾脏病过程中继发的手足搐搦症
由于肾功能不全,肾小管排磷的功能减低,血磷增高,以致血钙降低。此类疾病多有白蛋白减低或慢性酸中毒,故很少发生手足搐搦症。但当血清钙极度减低,或因输入碱性溶液使血清pH值上升时,即可出现惊厥或手足搐搦的症状。
5、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
治疗脱水时如补钠不足,或因水分摄入过多,而出现低钠血症,则发生嗜睡、呕吐、惊厥等神经症状。如婴幼儿腹泻患儿在脱水及酸中毒纠正过程中,虽未发生碱中毒,血钙也无明显降低,但当血钠上升、血钾下降时,出现高钠血症,可发生手足搐搦的症状。新生儿窒息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如输入大量碳酸氢钠液,也可发生高钠血症而出现惊厥。
6.维生素B6缺乏症和依赖症
幼婴时期如缺乏维生素B6或发生维生素B6依赖症,亦可出现抽搐。
婴儿手足搐搦症一般治疗
一、西医治疗
首先是急救,使惊厥或喉痉挛等危险症状停止。其次是补充钙质,使血钙迅速上升,惊厥等症状不再出现。然后给予大量维生素D,使钙、磷代谢恢复正常,本病得以根治。
1、急救措施
惊厥能使患儿呼吸停止,喉痉挛更属危险,必须迅速遏止。常用方法为立即肌注足量苯巴比妥钠,约8mg/kg;或副醛1ml/岁,一次最大量不超过5ml;或用10%水合氯醛溶液4~10ml保留灌肠。同时进行针刺疗法,常用穴位为人中、合谷、少商、印堂等。治疗喉痉挛则先将舌尖扯出,行人工呼吸,必要时可进行气管插管。及人工通气呼吸。
2、钙疗法
迅速补充钙质是紧急处理惊厥病例的一件紧要事情,千万不可因为等待血钙测定而延迟钙疗法以致危及生命。须将葡萄糖酸钙(10%溶液稀释一倍)由静脉注入。一般在新生儿时期应用5%溶液,每次10ml;较大婴儿可用10%溶液,每次10ml,每日1~3次,必要时连续2~3日,若痉挛停止即改成口服钙剂。静脉注射时,必须应用小针头,以等量的生理盐水或10~25%葡萄糖溶液冲淡葡萄糖酸钙液,然后徐徐注入(全剂需要10分钟或更久)。如静脉注射速度太快,大量钙质将由尿排出,从而减低其疗效,而且可因暂时性血钙太高而致心传导阻滞,甚至发生意外危险。对婴儿作肌注时,应将10ml的10%溶液分两臀注入肌肉深处,以免局部用量太大而发生硬肿及腐烂等反应。
在注射葡萄糖酸钙的同时,须口授氯化钙,初次给较大量,约为1.5~2g,必须用30ml的糖水或果子水溶解后口服,否则刺激胃粘膜。首次大量口服氯化钙之后,可给10%溶液,一日3~4次,每次5~10ml。剂量的多少可依症状的轻重、年龄的大小而决定。氯化钙治疗须继续至少1周,必要时以后改服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在新生儿时期亦须如此。如遇严重病症多次惊厥者,可给静注葡萄糖酸钙5~10ml,每日2~3次,惊厥停止后口服维生素D每日1000~2000IU。约3~4周后改为每日口服400IU。
氯化钙含钙27%,入人体后发生两种作用:①血内钙量提高;②因氯化钙有强烈的酸化作用,可促进钙离子化,于是血内的钙离子速增,痉挛不易复发。
若幼小的婴儿同时发生腹泻或各种热病如上呼吸道传染病),或较大患儿同时有肾脏疾患,则在应用氯化钙时易致酸中毒,必须谨慎。在门诊每次仅给2~3日的氯化钙药量,服完后斟酌情形再开新方,如此可以避免
因长期给药而并发酸中毒。此外,一般需给乳母口服适量钙剂及维生素D。
乳酸钙含钙13%,葡萄糖酸钙含钙9%,磷酸氢钙含钙23%,服钙剂时应计钙元素量。
如上述治疗不见功效,可以口服或肌注VD10万IU,最大量不超过20万IU,避免因剂量太大而致维生素D中毒。
二、中医治疗
本病总的体虚,属气虚、血虚,肝脾两虚之证,所以治疗重在补气,补血,健脾,平肝,壮骨,药物多用当归,黄芪、熟地、淮山、龙骨、牡蛎等。
(1)气血两虚。
主证:面色苍自,烦躁,多汗,不发热,突然发作惊厥,神志不清,屡发屡停,舌淡、苔薄白,脉细,指纹淡。
治法:益气养血,平肝镇惊。
方药:当归补血汤加减。
当归5克,黄芪6克,党参8克,炒苍术5克,白术8克,珍珠母5克,生龙齿10克,生牡蛎10克,石决明10克,钩藤8克。
方解:当归补血、养血;黄芪,党参益气;苍木,白术健脾燥湿;珍珠母、龙齿、牡蛎补钙壮骨;石决明、钩藤平肝镇惊。
加减:睡眠欠佳加远志4克、枣仁4克;烦躁加独脚金12克、孩儿草12克。
(2)肝脾两虚。
主证:面色苍白,疲倦,食欲不振,易惊夜啼,手足抽搐,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指纹淡而青。
治法:补脾养肝镇惊。
方药:党参8克,白术8克,云苓10克,炙甘草3克,陈皮2克,熟地9克,淮山药10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白芍8克,钩藤5克。
方解:党参、白术、云夸、炙甘草、补脾益气;陈皮醒脾运脾;熟地黄
补血;淮山药健脾养胃阴;龙骨、牡蛎镇惊;白芍平肝养肝,共用可达补脾养肝镇惊的功效。
加减法:体虚、气弱,多汗加北蔑10克、大枣4枚;夜惊加钩藤6克、蝉衣5克,夜睡不安加远志4克,枣仁5克,五味子4克,骨软无力加杜仲8克,川断10克。
看完以上文章的妈妈,是否已经对婴儿手足搐搦症如何鉴别诊断有所了解,当医生为宝宝鉴别出婴儿手足搐搦症时,妈妈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让宝宝更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