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虽然听着很吓人,但它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新生儿败血症指的是新生儿期,细菌或真菌侵入其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其发生率为活产婴儿的千分之一到千分之八,宝宝出生体重越轻,发病率越高。那么,怎样预防新生儿败血症?今天,小编和大家探讨的就是有关新生儿败血症的知识。
●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表现
新生儿患败血症时,临床症状不像较大儿童有典型表现,一些败血症的特征表现不出来,特别是早期因症状无特异性而易被家长忽视,没有及时送医院,被延误治疗。不过并不是完全不可捉摸的,家长只要细心掌握以下几点就可以提前预知宝宝的变化了。
1、平时小儿手足温暖,败血症时小儿手足发冷。如果宝宝患有新生儿败血症,最易察觉的就是新生儿手足发凉,体温在35.5℃以下。
2、各种反应都不如正常婴儿那样强烈,与健康宝宝不同的是败血症的孩子常不哭闹,或只哭几声就不哭了,而且哭声低微。吃奶减少,吸吮无力,新生儿吃奶明显减少,似乎不知饥饿,吮乳时间短且无力。
3、新生儿屈肌张力高,四肢屈曲,或不停的活动,小手会紧紧抓住你的手指;而败血症的孩子四肢及全身软弱,你拉他的上肢,也无明显的屈曲反应,你松手,他的上肢会自然坠落下来,手也不会抓紧你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动。
4、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反应能力低下,精神萎靡或昏昏欲睡。总是昏昏欲睡,正常新生儿在受到刺激时可做出适当反应,如惊醒、注视、微笑等。此外,还有面色苍白,发青或发灰,皮肤发花。黄疸迅速加重或退而复现无法解释时,均应怀疑本症。当出现一些类似的症状的时候就要送医院进行专门检察。
●怎样预防新生儿败血症
虽然,新生儿败血症的表现缺乏特异性,但临床诊断该病并不困难,治疗效果绝大多数也是良好的,关键是尽量根据血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且抗生素的剂量疗程要足够。为了及早发现、及时治疗避免产生休克、脑膜炎等不良后果,建议新生儿父母有以下几点需注意:
1、保护和护理好宝宝的脐部,预防感染的发生。每日用碘伏清洁脐部,保持干燥直至脐部残端脱落。
2、若宝宝有皮肤软组织感染,请及时就诊!该病进展迅速,极易引起全身感染。
3、平素健康的宝宝如果出现不吃、不哭、不动、面色不好(可能伴发热或体温不升)时了,请及时就诊!
4、母亲妊娠后期如有感染,或是出生时胎膜早破超过18小时需警惕,接生物品需严格消毒。
5、在亲属探望摸宝宝前,要求其洗手,少亲吻,大人感冒需与宝宝相对隔离。
6、勤洗澡、勤换衣、常消毒奶具、讲究个人卫生,做到有问题早发现。
新生儿败血症表现可轻可重,轻者可完全治愈,重者甚至产生感染性休克、死亡!所以,希望新生父母能对初生婴儿给予更专业细心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