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硬肿症是什么 爸妈了解多少

时间:2016-07-26    作者:qpxadmin

  新生儿由于寒冷损伤、感染或早产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其中以寒冷损伤为最多见,称寒冷损伤综合征。以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为特征。


图片来源于华盖

  [病因]

  本病与受寒、感染(特别是败血症、肺炎)、窒息、早产等多因素有关;加上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容易导致体温偏低。新生儿正常体温的维持与棕色脂肪产热有关,而早产儿棕色脂黄含量减少,导致身体产热贮备能力不足,且皮下脂肪中含饱和脂肪酸较多,其熔点高,在体内热量不足或寒冷致体温降低时,容易凝固变硬。

  [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皮肤出现硬肿,一般先发生于小腿、大腿,逐渐发展到臀部、腹部、上肢,严重的波及全身,皮肤颜色可呈暗红色,皮肤冰凉,体温常降至35后以下,呼吸困难以致少吃,哭声低弱或不哭,肢体少活动或不动,反应差,可并发败血症、肺炎,临终时常有肺出血(口吐鲜血)。

  [治疗]

  ①恢复体温轻症患儿可放于26~28C室温中,身旁放置热水袋,使体温逐渐恢复。对重症患儿,先放在26~28C室温中,1小时后放到28C的温箱中,以后每隔1小时提高箱温1C后,直至达30一32C的箱温,并使小儿皮肤温度达36C左右,要求在12~24小时内使体温恢复正常。复温太快可能引起“复温休克“。肺出血或其它危险而致死。


图片来源于华盖

  ②细心喂养,供给足够营养与热量,能吸吮者尽量母乳喂养,用牛奶喂养可从每日供热量209kj/kg开始,随体温上升逐渐增多。

  ③若吸吮困难,可用滴管喂或鼻饲,亦可从静脉滴注10%葡萄糖,加生理盐水配成1/4~1/5张含钠溶液,总液量为每日60~80ml/kg,有酸中毒者应纠酸。

  ④重症可少量输血或血浆。

  ⑤治疗感染常用青霉素与庆大霉素或其它杭生素。

  ⑥每日肌注维生素F一次,连用3~5日。

  ⑦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者可用肝素。

  [预防]

  ①做好孕妇保健,避免早产。

  ②注意加强新生儿护理与保温。

  ③防治新生儿感染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