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华盖
四月的天,无论清明时节的雨纷纷,还是艳阳天的美丽景色,都成了出游的好时机。作为家长的你玩得尽兴,却可能忽略了对宝宝的防护,小心“春游病”恋上你亲亲的宝贝。如何做到玩得尽兴,又不招来“春游病”对宝宝的侵害呢?现为你支招,帮助你的宝宝穿上春游“防护服”。
疾病一: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因:春季气温变化大,如果不注意衣服的及时增减就很容易受凉,幼儿喜欢奔跑跳跃,出汗后更加容易感冒。春季各种病菌活跃,一些父母又喜欢在春光明媚的时候带孩子出游,如果是去人口稠密地方就容易感染到病原体。能够导致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很多类,婴幼儿免疫力比成人低,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感冒后如不及时诊治,甚至可能引发气管炎、支气管炎甚至肺炎。
症状: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可有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和咽痛等症状,可伴有食欲减退,睡眠不安等。如咳嗽较重,咳痰或痰音明显,气急等症状,则提示可能存在支气管炎和肺炎。婴幼儿高热,可能导致高热惊厥。
预防与治理:带上宝宝换身衣服,及时增减,多饮水。一旦发病,须及时就诊,并加强护理,如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流质饮食,进食后以温开水或温盐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洁等。如发现用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或者加重,需及时去医院复诊。
疾病二:麻疹
病因:作为国家一类疫苗,大部分的婴幼儿已经接种过麻疹疫苗,但是还有部分婴儿没有接种,在春季麻疹高发季节,他们就很可能成为受感染的对象,并且威胁到尚未接种的婴幼儿,以及曾经接种过麻疹疫苗但未加强复种的成年人。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而春季传染病比较多,所以一些经呼吸道传染的病,很容易通过空气传播。
症状:典型的麻疹具有明显的特点,即患病宝宝表现为 “发烧3天,出疹4天,退疹3天”。宝宝在患病初期,很像是患了感冒,同时眼睛出现怕光、流泪的现象。通常,宝宝在发烧2-3天内,口腔颊黏膜上会出现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医学上将此称为“科氏斑”,这是麻疹特有的特征。
预防与治理:麻疹的预防很重要,主要有以下6点。
(1)在本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让孩子去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
(2)凡接触麻疹的易感儿童,应予隔离,不能进入幼托机构,需观察21天;
(3)应按计划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4)卧室空气要流通,室内空气要保持一定湿度。
(5)孩子衣着应冷暖适宜,保持口腔、眼、鼻清洁;
(6)饮食应该富有营养且易于消化,多补充水分。可用中药板蓝根、金银花等清热排毒药煎汤代茶频服。
图片来源于华盖
疾病三:急性肠胃炎
病因:不少孩子是因为外出游玩时,吃了不洁食物和生冷等刺激性的食物,加上旅途劳累,引发胃肠炎。
症状:了肠胃炎的孩子轻则腹泻,重则不仅呕吐、腹泻,还伴有腹痛、高烧等症状。有的还出现剧烈腹痛、便脓便血等症状;还有少数小病人会因剧烈的呕吐、腹泻造成脱水及低血压。出现这种急重症状,患者需要马上送医院急诊救治。
预防与治理:胃肠炎多因不洁东西所引起,故预防最要紧的是食物清洁及保存安全。尽量不要吃街上贩卖的生冷东西。食器亦要消毒干净,婴儿的奶瓶、奶头都要严格消毒。尽量不要带小儿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教会孩子勤洗手的好习惯。
疾病四:过敏性鼻炎
病因:过敏性性鼻炎是一种吸入外界过敏性抗原而引起的以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是幼儿极为常见的一种以鼻粘膜水肿为主的鼻腔疾病。
症状:鼻痒、交替性鼻塞、打喷嚏等;喷嚏通常是突然和剧烈的,大量清水鼻涕;鼻塞与体位有关,左侧卧位则左侧鼻腔堵,右侧位则右鼻腔堵;有时出现嗅觉下降或者消失、头昏、头痛、耳闷、眼睛发红发痒及流泪。
预防与治理:房间内空气要经常流通;避免小儿接触过敏原,尽量避免给孩子吃有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多喝水;常锻炼身体,加强体质,增强抵抗力;避免灰尘及有害气体的长期刺激。药物治疗可给予适量的抗过敏药物口服,鼻塞严重儿童可局部给予一定药物如麻黄素滴鼻液缓解症状。
疾病五:花粉过敏
病因:过敏源(花粉)遇到过敏体质的人,就会产生花粉过敏。
症状:鼻子特别痒,不断打喷嚏;喉咙阵发性咳嗽,呼吸困难;眼睛发痒,皮肤有红斑
预防与治理:
(1)尽量少吃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少食用精加工食物。
(2)过敏体质以及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的患者,应尽量少到鲜花盛开的地方,更不要随便去闻花草。
(3)空气质量不好的时候最好不要出门,若要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墨镜等,以减少接触花粉的机会。
(4)尽量避免野外活动,如果要到户外锻炼,最好选择早晨或者雨后空气比较好的时候。有研究表明,在郊区,下午五六点钟空气中花粉比较活跃,因此,这个时段最好不要在郊外游玩。
(5)同时,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如苯海拉明、息斯敏等,若遇皮肤发痒、全身发热、咳嗽、气急时,应迅速离开此地,如症状较轻,可自行口服息斯敏或扑尔敏。一旦出现哮喘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