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鼻出血严格来讲是鼻科常见的一种症状,并不是疾病的名称,常有鼻-鼻窦及其邻近器官的病变、外伤、高血压、以及全身慢性疾病造成鼻出血,是其常见的原因。由于鼻出血是鼻科急症之一,临床上,根据病因和出血程度,一定要积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避免后续并发症的出现。那么,小儿鼻出血有哪些症状?要如何护理?
图片来源于华盖
●小儿鼻出血有哪些症状
1.鼻腔前部出血
多因挖鼻导致,鼻腔前部的血管丛受损,这也是儿童较为常见的出血部位。表现为:出血量少,持续时间短,止血容易。
2.鼻腔中上部出血
外伤碰撞引起鼻出血,如因骨折导致筛前动脉出血,甚至会引发失血性休克。表现为:出血量大,止血难。
3.鼻腔后部出血
儿童不常见,有时见于鼻咽纤维血管瘤引起,多发于老人。
4.鼻腔粘膜弥漫性出血
一般由血液疾病引起,缺乏维生素,营养不良的儿童也比较常见。
●小儿鼻出血如何护理
· 紧急救治法
1.保持冷静:父母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恐慌,让孩子坐直,头略前倾,将流入口腔的鼻血吐出,以免刺激胃部导致呕吐。
2.挤压法:父母可用拇指捏紧,并压迫鼻翼10~15分钟,可以止住轻度出血。
图片来源于华盖
3.冷敷法:用冷毛巾擦拭后颈部及额头,或用纸巾蘸冷水按摩鼻梁,减缓血流速度的效果,加快血小板凝结。
4.填塞法:对于出血量大,无法判断出血位置可以用纱布或者止血海绵填塞前鼻腔,同时需要观察咽部是否出血,填塞时间不宜过长。
鼻出血的原因虽然有很多,首先做的应该及时止血,以免引起并发症。如果是鼻炎引起的出血,要治疗鼻炎;外伤或者异物引起的出血要治疗外伤,取出异物;疾病引起的出血,要针对疾病及时治疗。对于采取紧急治疗后仍不能止血的患儿,建议去医院治疗。
· 医院治疗法
1.灼烧法:此方法适合出血量小,出血点明确的患儿,是最常见的治疗鼻出血方法之一,灼烧前应表面麻醉以减轻疼痛感。
2.填塞法:出血量小,无法判定出血部位的患儿,可以用可吸收膨胀材料填塞鼻腔;出血量大,无法判断出血部位的患儿,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前鼻腔,若咽部出血还需后鼻孔联合填塞,时间不宜超过72小时。
3.血管结扎:中鼻下缘平面以下出血者,结扎上颌动脉或者颈外动脉;中鼻下缘平面以上出血者,结扎筛前动脉;鼻中隔前部出血者,结扎上唇动脉。
注意:结扎只是紧急处理方法,仍然需要后续治疗。
4.药物治疗:服用常见止血药,如止血敏、凝血酶等,同时也要静脉输入维生素C、维生素K、维生素P。出血量过大的患儿要注意及时补液。
5.手术治疗:反复鼻出血患者可以考虑鼻中隔划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