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尿床是怎么回事 四种方法可改善

时间:2016-08-25    作者:小鑫

  一般来说,小孩在一岁半之后,就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已大大减少。小孩两岁左右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常常尿床,还是属于一种正常现象。小孩在3岁以后右脑发育是比较的完全的了,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排尿的,如果却还在尿床,就不正常了。那么,究竟小孩尿床是怎么回事?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小孩尿床吗?

小孩尿床是怎么回事

图片来源于华盖

♦小孩尿床是怎么回事

  1.环境因素

  突然换新环境;气候变化如寒冷等。此外,孩子入睡前饮水过多;吃了西瓜等含水量多又有利尿作用的水果;父母在孩子夜间有便意时没有及时把尿等都会造成孩子尿床。

  2.不良卫生习惯

  父母照顾不周;没有给孩子进行及时的排尿训练如长期使用一次性尿布,孩子对排尿的行为没有敏感的反应;孩子的内裤太紧、局部没有清洗尿渍刺激等。

  3.精神因素

  孩子入睡前玩得太累或兴奋过度;孩子曾受了惊吓甚至是害怕尿床受到责骂等。

小孩尿床是怎么回事

图片来源于华盖

  4.遗传因素

  30%遗尿孩子的爸爸和20%遗尿孩子的妈妈在小时候也曾犯遗尿病反过来讲爸妈均有遗尿史他们儿子有40%会遗尿他们的女儿有25%也患此病另外在双胞胎单卵双胎兄弟同时遗尿的要比双卵双胎高出2倍可见遗尿有遗传倾向。

  5.自身因素

  科学研究表明,有些小孩会因为自身的某些身体器官方面会不自然的尿床现象。

  6.其它因素

  小孩有时候会多吃了西瓜、橘子等含水量多又有利尿作用的水果。

小孩尿床是怎么回事

图片来源于华盖

♦改善小孩尿床的方法

  1.调整饮食

  每天下午4点以后少饮水,晚饭最好少吃流质,宜偏咸偏干,临睡前不要喝水(夏天除外),也不宜吃西瓜、桔子、生梨等水果及牛奶,以减少夜里膀胱的贮尿量。

  2.临睡前不宜过分兴奋

  养成按时睡眠,睡前不可逗宝宝,不可让宝宝兴奋,不可进行剧烈活动,也不可看惊险的影视片,以免使宝宝过度兴奋。

  3.排便训练

  白天可训练患儿有意控制排尿得能力,如当患儿要小便时,可酌情让其主动等几秒钟再小便。

  4.减轻心理压力

  经常尿床的患儿往往胆小、内心压抑、易于兴奋或过于拘谨。所以,父母应从培养患儿的性格入手,来纠正尿床现象。对待尿床的患儿,不要责备、恐吓,那样只能使患儿精神更加紧张而加重尿床,应该解除患儿心理负担。一旦患儿没有尿床,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