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了遗尿症,最困扰的还是家长,而儿童遗尿症的治疗常常需要家庭和医院相互配合。那么遗尿症患儿在饮食上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该不该限制孩子喝水?如何让孩子建立条件反射?如何锻炼孩子的膀胱功能?
饮食原则:
不要吃太甜太咸和利尿的食物
针对孩子日常饮食,孩子尿床,建议不要吃太甜太咸和利尿的食物。孩子尿床时不宜多吃发物,如羊肉、狗肉、虾、田鸡、猪膀胱、猪脊骨等,可适当吃一些健脾补肾的食物,如山药、芡实、莲子等。另外给孩子吃的东西不要太冷、太热、过咸、过淡或过甜,多盐、糖食物可引起多饮多尿,生冷食物可削弱脾胃功能,对肾无益,故应避免。玉米、薏苡仁、赤小豆、鲤鱼、西瓜等食物因味甘淡,利尿作用明显,可加重遗尿病情,故应忌食。
饮水原则:
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在饮水方面,应该让孩子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在上午9点左右让患儿进行充分、大量地饮水,下午3点左右适量饮水,从傍晚6点开始要限制患儿的饮水量,晚上睡觉之前3小时应该限制其饮水,同时应尽量减少咖啡因饮料的摄入。
充分锻炼孩子膀胱功能
原发性遗尿症患儿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患儿的膀胱容量过小、膀胱括约肌控制力不够,因此需要使患儿的膀胱功能得到充分锻炼,可以让患儿在排尿中间,停一下,然后再将尿排尽,让膀胱的括约肌得到锻炼。
至于膀胱容量的锻炼,则可以白天让患儿多饮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促使尿量增多,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父母可以采用“哄”的方式转移患儿排尿的意识,但是需要注意的就是这种忍耐的程度一定要把握好,而且需要采用“渐进式”的忍耐,不是一次性能成功的,也就是说对于忍耐的时间要逐渐增加,如由一开始的20min逐渐到40min。40min的忍耐时间一般为极限,如果超过了这个极限,会对患儿的身体造成影响。
叫醒训练建立条件反射
孩子夜间睡得太沉,所以当膀胱充盈的时候不能清醒,以至于尿床,针对这个问题,报警器、叫醒训练对治疗孩子遗尿症都是有用的,首先要掌握患儿遗尿的规律,家长每天在患儿夜晚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0.5~1h用闹钟将患儿唤醒,起床排尿,使唤醒患儿的铃声与膀胱充盈的刺激同时呈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条件反射建立,患儿就能够被膀胱充盈的刺激唤醒达到自行控制排尿的目的,但一定要让孩子在比较清醒的情况下排尿。
有些母亲的训练方法不对,夜间把幼儿唤醒后,让他坐在便盆上边玩边尿,最后也没有看看是否已经排尿,就把孩子抱上床,这样幼儿不可能把排便和坐便盆联系到一起,无法构成条件反射。
小编提醒:家长的奖励也很重要
孩子需要来自母亲的支持和鼓励,那是他们信心和勇气的来源,因此在患儿日常训练中建立奖赏机制也是十分重要的。当患儿良好的反应持续一段时间(如2周)后,家长应当给予较大的物质奖励。奖励在条件反射的建立中是一种正性强化的过程,对遗尿患儿,要多安慰、多鼓励,这一点身为重要,是治疗成功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