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导致家庭里的孩子大多数都是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越来越普遍,不少隔代教育弊端也逐渐显现。家里老人通常采用溺爱方式,由生活起居到学习,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我们解读一下隔代教育产生的原因,隔代教育影响孩子的性格吗?该如何解决?
图片来源于华盖
♦隔代教育产生的原因
1、长辈的权威
不少父母对于祖辈都有敬畏心理,如果祖辈提出想带宝宝,父母大多也不愿意不给长辈面子,怕造成家庭矛盾。
2、祖孙情是稳固的感情基础
对于自己孩子的孩子,老年人一般都有浓得化不开的祖孙情节,这种坚实的感情是隔代教育的心理基础。
3、长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
老年人往往退休在家,相比父母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父母自然而然就把孩子寄托给老一辈养育。
4、易于和孩子相处
老年人都有一颗童心,易于和孩子相处。老年人往往具有童心,他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乐沟通,形成融洽的关系。
图片来源于华盖
♦隔代教育影响孩子的性格
1、霸道小孩任性病
有了爷爷奶奶的保护伞,宝宝们总是提出“放肆”的要求。这样任性的爱让宝宝形成娇气、霸道、自私的性格,在宝宝以后的成长中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比如,和同龄宝宝不容易相处;一旦自己愿望不能达成,宝宝会大哭大闹,父母难以管教。
2、小孩爱依赖人不独立
爷爷奶奶带孩子时最容易出现这样的场景:孩子要吃饭,爷爷奶奶嚼好了喂;孩子会走路,爷爷奶奶还要抱着;孩子的玩具撒了一地,爷爷奶奶收拾好了。宝宝正处在认知事物,学习尝试的时期,这种爱只会剥夺了宝宝学习的机会。事事包办的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宝宝依赖心强,缺乏独立性,遇到事情只会等别人解决。
3、小孩缺少创新性、冒险性、好奇心
小孩玩得一身泥巴,小孩拆掉玩具,小孩要抓蝴蝶,这些行为在爷爷奶奶眼里统统“out”!在爷爷奶奶的世界里,这一切都是不合乎传统教育观念的。在这样的教育观念下培养出来的孩子还怎么开发创造力和个性呢?
图片来源于华盖
♦如何解决隔代教育
1、多沟通多交流统一教育观念。面对小孩的教育问题,两代人的交流沟通是十分重要的。遇到教育分歧时,首先要让自己冷静下下来。多站在祖辈的立场上想问题,把握好时机,注意说话的语气。沟通之初,年轻父母要尽量先表达对老人的感谢和关爱,再慢慢切入正题。尽量多摆专家医生的事实,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在教育标准方面,两代人的观念要互补融合,取长补短,找寻一个平衡点更利于孩子教育。
2、引导父母多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让父母在原有丰富经验上结合科学育儿方法。
3、年轻父母要多陪孩子。把孩子交给祖辈养并不代表父母可以甩手不管,年轻父母要记住自己才是孩子教育的重心,完全放任不管孩子的教育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妈妈爸爸们在忙于奋斗事业的同时也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多陪陪孩子。
4、祖辈要适度关心宝宝。不少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来自祖辈对孩子的过渡溺爱,爱本身没有错,只是需要适度而为。家长可以多善意提醒老人们不要宠坏孩子,让祖辈的爱来的适量一些,也多增加一些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