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虽能解暑,但切勿疏忽大意,不然容易导致溺水身亡。所以游泳时除了注意上岸后的反应,还要做好游泳前的热身,饮食不要过饱。一旦发现有人出现干性溺水的症状,一定要将患者的头向后仰,清除患者嘴中的异物,抬起下颌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并及时送医抢救。那么该怎么样预防干性溺水呢?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怎么样预防干性溺水
1、下水前做好热身准备
孩子在下水前,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热身准备,以免下水后因脚部抽筋引发溺水。
2、关注孩子水中玩耍的情况
家长要时刻留意孩子在水中玩耍的情况,如果孩子呛水了,要阻止孩子使劲擤鼻子,同时安抚孩子,尽量让孩子迅速缓解。
3、避免水中打闹
很多溺水行为都是发生在孩子在水里打闹的时候,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避免孩子的不当行为,一旦发现孩子们在玩危险的水上游戏,家长一定要制止。
4、教孩子游泳
家长可以教孩子游泳,学会游泳后,能降低溺水的风险。
5、上岸后观察孩子状态
孩子上岸后,家长也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有无异常症状的发生,比如呼吸困难、倦怠、乏力、嗜睡、过敏、痉挛等,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干性溺水的症状
发生干性溺水时,首先会出现口唇发干、呼吸困难、颜面肿胀,嗜睡、倦怠等症状,接着就会出现昏迷、窒息甚至溺亡。从发病机理来看,主要会引起脑水肿和窒息后反射性恶性心律失常、心搏骤停。
干性溺水是人的肌体的一个应激反应,因此任何人都有可能发生干性溺水。
除了游泳会发生干性溺水,像医生在给患者用药和治疗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如手术麻醉状态下或者胃镜检查中就可能出现,一旦发生了这种情况,医生会立即为患者插管吸氧或使用人工呼吸机。
▼干性溺水的危害
干性溺水是指孩子因为受到强烈刺激而导致喉头痉挛,结果声门关闭而不能正常呼吸,从而导致缺氧,严重者会出现窒息甚至死亡。通俗一点说,干性溺水就是自己屏气时发生喉头痉挛,使得空气和水都无法进入,实际上是自己把自己憋死了。
所以干性溺水的巨大危害在于窒息。不同于二次溺水的肺水肿或肺泡功能障碍,干性溺水会让患者因喉部痉挛而不能呼吸,最终缺氧致死,其过程不可谓不痛苦。
▼干性溺水怎么急救
1、清理口鼻异物
首先应该迅速将孩子的头向后仰,清除孩子口鼻里的淤泥、杂草、呕吐物等,打开气道;如果孩子已经昏迷,应让孩子保持侧躺,清理口鼻异物。
2、人工呼吸
干性溺水会让气道封闭,所以家长们最好先做人工呼吸,帮助打开孩子气道。
3、胸外按压
对孩子进行胸外心肺复苏,每做2次口对口吹气后,立即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要确保正确的按压部位,双手重叠,与胸骨垂直进行稳定、有规律地按压,同时口对口呼吸时吹气量要大。
4、送往医院
孩子的症状稍缓后,要立刻带孩子前往医院就医。
5、喝点热茶
如果孩子的呼吸心跳逐渐恢复,可以喂他们喝点热茶或其他营养汤汁,并让孩子静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