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攀比心理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 爸爸妈妈应该如何引导

时间:2017-04-22    作者:小鑫

  攀比是现在普遍存在于孩子之间的一种现象,比如对物质条件,父母的社会地位以及外貌的攀比等等,这种现象常常令父母不知所措。那么,儿童攀比心理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呢?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儿童攀比心理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 爸爸妈妈应该如何引导

儿童攀比心理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

  儿童攀比心理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

  1.攀比心理在特定情况下暂时性能起积极性作用。

  攀比是不满足于现状,不甘落后于他人而想追求拥有甚至超越他人的心理意识,它在特定的情况下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攀比心理会给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

  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到一定程度而引起质变的,家长、教师如果掌握不好其攀比的程度,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就会给幼儿的健康成长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今日的孩子要求你买漂亮的书包才愿上幼儿园,明天要求买高档玩具,后天就要求买其它的东西,长此以往,当不能满足其要求时孩子就不听话了,麻烦事也就来了。因此,攀比心理也会给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

  儿童攀比心理形成原因

  1.生活水平提高,让孩子乐于攀比

  以前孩子都上不起学,有些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甚至需要孩子的劳动力,根本无法产生攀比心理。现在,随着全面进入小康生活,大部分人都不会存在温饱问题。一旦生活富足,父母就会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吃穿用品。在生活方面,父母都不想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于是也不管孩子的要求合不合理,全都尽量满足,长期下来,自然而然就会使孩子形成攀比心理。

  2.过分溺爱滋生攀比心理

  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现在的孩子大多数为独生子女,而父母则很溺爱孩子。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正确合理,也不顾次次满足孩子会产生什么样的坏处,父母都选择直接顺从。这种没有限度的溺爱、顺从,使得孩子产生了不当的攀比心理。

  3.孩子多是天真幼稚的天性

  小孩子天真幼稚的天性、极大的好奇心理、极强的模仿能力,再加上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价值观、人生观,无法辨别是与非、好与坏、美与丑以及善与恶,这些都是小朋友产生攀比心理的心理因素,但是这些因素经常父母忽略。

儿童攀比心理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 爸爸妈妈应该如何引导

儿童攀比心理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

  4.家长太过自卑

  虽然21世纪已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但仍有部分的家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生活并不富足,无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父母担心孩子因此而被人看不起,所以每当孩子向父母开口要东西或要零花钱时,父母会不加考虑地直接同意。认为即使生活条件再不好,也不能耽误孩子,这也是诱发了小朋友攀比的病态心态。

  如何引导儿童远离攀比心理

  家长要引导孩子在积极正面的地方有攀比心,例如学习、品行、技能等,切勿让孩子往追求物质、不良行为等方向发展;其次,家长要鼓励孩子以正当方式,通过个人努力来赢过别人;同时要注意别让孩子压力过大,防止钻牛角尖,必要时要安慰他,让他放松心情。心理专家认为,孩子有攀比之心是很正常的。

  事实上,孩子提出每一个"我也要……"都是经过缜密思考的,这时家长就要注意正确引导。利用好了孩子的攀比心理,也是一种资源。

  当孩子提出越来越多的"我也要"时,建议家长做到"四应四忌":应言传身教忌单纯说教;应合理引导忌过分溺爱;应培养好习惯忌随心所欲;应正视优缺点忌厚此薄彼。

  如何正确对待儿童的攀比心理

  1家长、教师要把握其程度,适时给与鼓励,保护童心。

  幼儿是正发育的幼苗,需要家长、教师的灌溉培育,浇水过多会使幼苗淹没,营养过剩会停滞不前,因此,家长、教师要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把握程度,适时给予鼓励,保护其童心。例如:幼儿刚上幼儿园怕陌生人、新环境,不愿上学,家长就可采取买与小朋友同样的书包来鼓励其上幼儿园,要抓住幼儿攀比心理适可为止,鼓励向上。

  2年轻父母不要过分疼爱独生子女,防止出现攀比惯性。

  作为父母不要给孩子一切他想要的东西,这样很容易养成幼儿过度的自我中心的心理,不能对孩子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姑息迁就很容易造成攀比惯性,以致变成贿赂幼儿,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育。

  3从家长、教师自身做起,从小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俗话说:大狗爬墙,小狗学样。这说明了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长、教师的正确教导。幼儿的成长是在你的身边开始的,你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影响,因此,作为家长、教师应从自身做起,自己不要存在着攀比别人的心理,要时刻为幼儿做表率。

  4运用合理的方法来处理攀比问题。

  当幼儿出现攀比现象时,作为家长、教师应当视其情况做出合理的教育,用巧妙的方法来处理幼儿的攀比问题。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