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儿童心理教育 家长要引起重视

时间:2016-10-28    作者:小鑫

  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智力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这就需要引起家长们的重视了。下面就跟育儿小编一起来看看多动症儿童心理教育。

多动症儿童心理教育

▼多动症儿童心理教育

  多动症儿童的性格往往孤僻、任性,自控力差。而且心理变得异常,意志薄弱,性格波动。对待多动症儿童,必须进行适当而有耐心的心理教育,方能配合治疗,事半功倍。

  对于多动症儿童的部分行为,家长及老师应给予其发挥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加以鼓励和肯定,这对多动症儿童心理调整和行为转化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多动症儿童进行关爱、体谅,不能因为他的好动而感到厌恶,在教育上与老师达成一致,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如若孩子上课不遵守纪律,可安排其班干部的工作,予以律见。

  多动症儿童往往精神过度兴奋,以至于不能按正常的作息时间进行休息,此时在满意孩子活动需求的前提下,培训孩子良好的生活规律,督促其遵守作息规律;

  家长及老师应克服对患儿粗暴、冷淡、歧视的态度,做到相互协作,耐心而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多动症儿童心理教育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

  1、遗传。家系研究、双生子和寄养子的研究支持遗传因素是儿童多动症的重要发病因素,平均遗传度约为76%。

  2、神经递质。神经生化和精神药理学研究发现,大脑内神经化学递质失衡,如患者血和尿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5-HT功能下降。

  3、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结构磁共振成像(MRI)发现患者额叶发育异常和双侧尾状核头端不对称。功能MRI还发现ADHD患者存在脑功能的缺陷,如额叶功能低下,在额叶特别是前额叶、基底节区、前扣带回皮质、小脑等部位功能异常激活。

  4、环境因素。包括产前、围生期和出生后因素。其中与妊娠和分娩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ADHD患者母亲吸烟和饮酒、患儿早产、产后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以及甲状腺功能障碍。

  5、家庭和心理社会因素。父母关系不和,家庭破裂,教养方式不当,父母性格不良,母亲患抑郁症,父亲有冲动、反社会行为或物质成瘾,家庭经济困难,住房拥挤,童年与父母分离、受虐待,学校的教育方法不当等不良因素均可能作为发病诱因或症状持续存在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心理教育

▼儿童多动症的食疗

  多煮一些孩子爱吃又有益的食物,能让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获益良多。因此,多动症孩子的病症除了运用一般医疗手段外,还可以进行食疗,往往能事半功倍。

  1、应少食含酪氨酸的食物。如挂面、糕点等;少食含甲基水杨酸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桔子等;饮食中不要加入辛辣的调味品,如胡椒之类,也不宜使用酒石黄色素,如贝类、大红是、柑榄等食物。

  3、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因为铁是造血的原料,缺铁会使大脑的功能紊乱,影响儿童的情绪,加重多动症状。因此多动症孩子,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脏、禽血、瘦肉等。

  4、应少食含铅食物。因为铅可使孩子视觉运动、记忆感觉、形象思维、行为等发生改变,出现多动,所以多动症患儿应少食含铅的皮蛋、贝类等食品。

  5、应少食含铝食物。因为铝是一种威胁人体健康的金属。食铝过多可致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多动症患儿应少吃油条,因为制作油条需要在面粉中加入明矾,而明矾的化学成分为硫酸钾铝。因此,吃油条对小儿的智力发育不利。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