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吃什么药 妈妈别乱用药

时间:2016-11-04    作者:小鑫

  慢性中耳炎是一个从急性中耳炎开始的长期病变过程,常合并鼓膜穿孔并有脓液从中耳流出,所以也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上以婴幼儿多见,主要是因为小儿从耳通到咽喉的通路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要粗、要平直、小儿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得病后易引起。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慢性中耳炎吃什么药。

慢性中耳炎吃什么药

▼慢性中耳炎吃什么药

  1、成药自疗法:

  (1)头孢拉定胶囊,每次1-2粒,每日4次。

  (2)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黄连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

  (4)穿心莲内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5)忍冬藤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4日。

  (6)蒲公英、车前草、紫地丁各30克、每日1剂,分3次煎服, 连服3-4日。

  (7)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参15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分2次煎服。

  (8)大蒜1瓣,蒸馏水10毫升,将大蒜洗净捣烂,取汁与蒸馏水混匀,滴耳,每日数次,1次数滴。本方适用于中耳炎,尤为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更佳。

  2、饮食自疗法:

  (1)糖冬瓜30克、鲜九龙吐珠叶13片,用1大碗水煎成半碗,每日1剂,连服5天。本方对慢性中耳炎更佳。

  (2)薏米18克、金银花12克、柴胡9克、鳖甲15克、红糖适量,将金银花、柴胡、鳖甲煎汤取汁,与另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剂,连服5剂。

慢性中耳炎吃什么药

▼慢性中耳炎的起因

  婴幼儿基于其解剖生理特点,比成人更易经此途径引起中耳感染。婴幼儿的咽鼓管短、宽而平直,如哺乳位置不当,平卧吮奶,乳汁或呕吐物可经咽鼓管流入中耳。主要症状耳痛、流脓和听力减退,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婴幼儿不能陈述病情,常表现为发热、哭闹不安、抓耳摇头,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危害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经过及时的药物治疗多数都能治愈,但如果治疗不彻底,会转成慢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也会引起颅内外并发症,如面瘫、迷路炎、乳突骨膜下脓肿、脑膜炎、脑脓肿等。婴幼儿一些骨缝闭合不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易引起颅内炎症。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迁延不愈可发展为慢性中耳炎,导致听骨链破坏,听力损失和严重并发症。

慢性中耳炎吃什么药

▼慢性中耳炎的护理

  慢性中耳炎的患者朋友们应该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1)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2)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3)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

  (4)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签吸干水份。

  (5)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

  (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7)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休质,减少感冒。

  (8)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9)不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10)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瓜、苦瓜等。

  (11)注意要是有小虫进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虫后捉取。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