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属于急性传染病,对儿童的健康甚至生命都有较大危害。俗话说,治不如防,那么,关于小儿麻痹症的预防工作,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小儿麻痹症的预防工作
1.接种灭活疫苗
优点
(1)安全实用:疫苗安全实用。
(2)适用性广:通常用于患有免疫功能缺陷疾病的人群和家庭成员,接受过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人群也可以使用。
缺点
(1)价格昂贵
(2)免疫时间短
(2)需要多次注射
(4)肠道难以产生免疫力
2.注射减毒活疫苗
优点
(1)快捷方便
(2)免疫效果好:绝大多数接种的人群都能长期免疫,接触者也有免疫效果。
缺点
免疫功能缺陷者会产生瘫痪的并发症
3.及时隔离
当患儿被发现后,需要立刻隔离至少40天,亲人和家属应被隔离以预防传染。
4.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不仅要注意保护环境卫生,还要培养良好健康生活习惯,勤洗手,多通风,多喝水,睡眠足,人多不去凑热闹。
▎小儿麻痹的病因
1.传染源:传染源是指病毒传播的源头,小儿麻痹症只有一个传染源,即人类本身。被感染的宝宝从潜伏期结束就能够通过鼻咽分泌物来排出毒素,但事实上,没有明显症状的病毒携带者才是最大的传染源。
2.传染病原
(1)病毒简介:小儿麻痹症的传染病原是一种叫做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病毒,主要寄生在宝宝的脊髓及大脑。
(2)生存条件:极为耐寒,在零下7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中能存活8年左右。它的生存环境一般为水、粪便和牛奶。
(3)歼灭方法:脊髓灰质炎病毒惧热,用60摄氏度高温烘煮半小时即可消灭。因此多采取高温煮沸和紫外线照射的方法,高锰酸钾和漂白粉也可以迅速歼灭。
3.传播途径:造成小儿麻痹症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通过粪便——口腔来传播,肢体接触是其传播的重要方式。被病原污染的肢体、衣服、日常用品和玩具都具备传播的条件,而少数情况下还能够通过飞沫传播。
4.发病机理:脊髓灰质炎病毒从口腔进入之后,会首先在咽部、扁桃体、消化道增殖。如果白细胞抵抗失败的话,少量病毒会继续前进,渗入血流通过血液流转,将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灰质炎病毒可以造成的显著病理改变部位是脊髓和大脑,会造成神经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