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和其化合物对人体各组织均有毒性,中毒途经可由呼吸道吸入其蒸气或粉尘,然后呼吸道中吞噬细胞将其迅速带至血液;或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循环而发生中毒。那么,关于儿童铅中毒的症状,各位家长,你们可清楚?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儿童铅中毒的症状
铅中毒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铅中毒的症状有所区别。
1.急性铅中毒
急性铅中毒的儿童患者嘴里会有类似于金属的味道,呕吐物中会有形似奶块的物质出现。同时由于体内大量铅的附着,儿童的牙齿和指甲也会呈现黑色,手指和脚趾偶尔会出现麻木的情况。会有贫血的情况出现,甚至可能因此晕厥。
2.慢性铅中毒
慢性铅中毒的主要患者群是2—3岁的儿童,从开始吸入铅算起,大致3至6个月之后,儿童便会出现明显的铅中毒症状。例如,腹部会有疼痛感,坐不住,注意力很难集中。此类患病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会受到较大程度的损害,进而影响语言功能的形成以及智力的正常发育,甚至会出现不明来由的的攻击性行为,还可能会留下后遗症。
导致铅中毒的原因
儿童过量吸收铅,进而导致铅中毒。入铅主要有三种途径,分别是呼吸道、肠道、皮肤。
1.通过呼吸道摄入
大气污染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铅尘含量过高,而雾霾作为大气污染典型的代表之一,里面就含有大量的铅尘,在交通比较拥堵的地段,汽车、公交车等尾气的密集排放也会让空气中的铅尘含量迅速增加,儿童出门的时候,极易吸入大量的铅尘。此外,类似爽身粉的供儿童使用的粉末状物质中,也会含有铅,当家长使用方法不恰当时,会让孩子吸入铅尘,引起铅中毒。
2.通过肠道摄入
爆米花、松花皮蛋等物质中含有较高成分的铅,当儿童大量食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铅中毒的症状。食用被铅污染的谷物、蔬菜以及饮用有铅污染的水,均可能出现相同的症状。若是宝宝为母乳喂养,妈妈体内铅过量,可通过乳汁致使孩子铅中毒。
3.通过皮肤摄入
当妈妈们脸上抹了含铅量高的化妆品时,婴儿均可能因此摄入过量铅,进而引发铅中毒。另外,为了防止孩子的皮肤干燥起皮或者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多数家长会给孩子抹霜,而部分霜的含铅量比较高,容易导致孩子体内铅含量过高。
铅中毒的治疗护理
1.遏止铅毒的来源,正确进行排铅
当家长意识到儿童铅中毒之后,要赶紧查找出铅毒的来源并有效进行遏止,确保不会再吸入铅毒,同时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排铅。目前普遍使用的将体内铅毒祛除的方法是将5%葡萄糖液与依地酸二钠钙Na2CaEDTA15~25mg/kg混合,搅拌均匀,制成浓度大于或等于0.3%但小于或等于0.5%的溶液,这之后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将溶液注入患病儿童体内。也可以采取缓慢静脉注射的方式,两种注射方式都可以让体内铅毒与依地酸反应形成的依地酸铅盐借助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2.正确应对铅中毒引起的急性腹痛
服用阿托品654-2VK等药品可以有效遏止因急性腹痛引起的在肠道出现的痉挛的症状。如果辅以10ml的浓度为10%葡萄糖酸钙溶液,可以使腹部剧烈的疼痛感得到有效的缓解。除此之外,此溶液还可以使得儿童血液中铅的浓度明显地下降。以上所提及的葡萄糖酸钙溶液建议由静脉缓慢注射入儿童体内。
3.有效缓解铅中毒引起的急性脑症状
安定副醛苯巴比妥钠等一类可以有效遏制惊厥症状的药物是最常被医生推荐给患病儿童。此外,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将浓度为50%的葡萄糖溶液或者浓度为20%的甘露醇溶液注入患病儿童的体内,可以使得进入患病儿童脑中的脑水肿液体的量大大降低,前提是每日所注射溶液的量都保持在40~60ml/kg这个区间内。同时,以上两种溶液对于缓解电解质失衡的症状也有着明显的效果。但是如果儿童还伴有呕吐发热的症状,家长还需要注意及时为孩子体内补充适量的因铅中毒损耗的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