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儿童肾脏疾患者都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生的,肾脏疾病在早期是没有什么明显症状的,如果症状变明显了,那么肾脏疾病就比较严重了,那么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早期信号有哪些呢?一起往下看文章,你会知道答案。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早期信号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早期信号
小儿肾病综合征有许多早期的信号,但家长并没有引起注意。首先,患病时儿童尿液会发生变化。例如,当孩子的尿液中如果泡沫明显增多,并且经久不消,可能提示尿中有蛋白。如果尿液的颜色发黄、红、暗,或者像茶叶水、洗肉水、烟灰水一样时,这往往是血尿的表现,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尿常规检查。
一般来讲,多数肾脏疾病都会在尿常规检查中发现异常,所以尿常规检查是早期发现肾脏疾病简单有效的方法。
有专家建议小儿每半年检查一次尿常规,但许多家长可能无法做到。1年左右做一次尿常规还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还要在患儿感冒、发烧后最好查尿,因为如果患有肾脏疾病的儿童在感冒发烧时感染扰乱机体免疫功能,机体代谢加快,导致肾脏负担加重,进而促使免疫出现紊乱,容易出现尿检异常,以便及早发现问题。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早期信号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高度浮肿、高脂血症、大量(高)蛋白尿以及低蛋白血症四大征象。浮肿为儿童肾病综合征早期临床表现,往往引起家长及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而就诊。除上述四大症状外,尚有部分病例伴有高血压、血尿或氮质血症,如无上述三者症状为“单纯性肾病”,若三种中有一项我们称之为“肾炎型肾病”。两者病理变化,治疗方案、预后有所不同。
一、单纯性原发性肾病综合症。
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男女之比为约为2:1.
1、全身有可凹性水肿,以颜面、下肢、阴囊为明显,常有腹水,一般全身状况尚好,无高血压。
2、尿少,尿蛋白多为+++~++++,定量>0.1g/(kg·d)。尿镜检偶有少量红细胞。
3、血浆总蛋白低于正常,白蛋白降低更为明显(<30g/L),血清蛋白电泳示白蛋白比例减少,球蛋白比例增高,r球蛋白降低。血胆固醇明显增高(>5. 7mmol/L),血清补体正常。
4、肾功能一般正常,浮肿期明显少尿时,可有暂时性轻度氮质血症。
二、肾炎性肾病综合症。
发病年龄多在学龄期,临床特点如下:
1、发病年龄多见于7岁以上儿童,水肿一般不严重。
2、血压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常有发作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和血尿。
3、血清补体可降低,可有不同程度氮质血症。
三、先天性肾病综合症少见,多为隐性遗传性疾病。
多见于新生儿期及生后三个月内发病,表现与单纯肾病相似。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症状
1、高脂血症儿童肾病综合征病人脂类代谢异常,引起病人血浆中几乎各种脂蛋白成分均增加,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明显,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上升。
2、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症状的出现是诊断儿童肾病综合征的可靠指标之一。
3、高度水肿不同类型的儿童肾病综合征病人,肾炎儿童肾病综合征、原发性儿童肾病综合征等等,几乎所有儿童肾病综合征病人都可在临床上出现程度不同的浮肿,全身有可凹性水肿,水肿为儿童肾病综合征初期临床表现,经常引发家长及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而就诊。发病年龄多见于7岁以上儿童,水肿一般不严重。肾功能一般正常,浮肿期明显少尿时,可出现暂时性轻度氮质血症。[1]
4、低蛋白血症儿童肾病综合征病人体内丢失大量白蛋白,病人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保持在30g/L以下,此时很容易发生低蛋白血症。
5、儿童肾病综合征的血压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常出现发作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和血尿。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护理
儿童肾病综合征,又称小儿肾病,临床特征有:高度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征。小儿
肾病极大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容易治疗,且多反反复复,小儿肾病抵抗力低,容易发生感染,而使病情加重,应积极预防感染,那么对于有皮肤受损的小儿应该怎样护理,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呢?
小儿肾病有高度水肿,严重水肿可导致肾病综合征患儿继发感染,有皮肤受损的危险,有关护理措施如下:
【1】.男患儿阴囊水肿明显时,可用布袋托起,并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2】.定时翻身,并用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以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翻身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
防止皮肤擦伤。
【3】.定期为患儿修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引起感染。
【4】.定期为患儿洗浴,保持皮肤清洁。操作时动作宜轻柔,以免损伤皮肤。
【5】.患儿衣服宜柔软宽松,污染后及时更换。床铺要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皱褶。
看完以上文章的你,是否已经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早期信号有所了解,此外,还有一部分患儿在肾病综合征发病时会出现眼睑水肿。门诊上经常有家长反映,孩子早上起来时眼睑浮肿,像“肉眼泡”一样,还以为是熬夜引起的,但很快出现下肢水肿,紧接着就是腹水与全身水肿。所以尿液异常和眼睑浮肿是小儿肾病的早期信号,家长一定要引起注意。